“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及南平市委做出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决策之后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期,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根据《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实施意见(试行)》、《武夷新区发展规划》、《中共南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精神,结合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用先进思想感化人,围绕大局、服务人民,努力营造改革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文化氛围,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升。五年来,全市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准确把握宣传导向,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武夷山国际贸易洽谈会”、“抗洪救灾”、“打好五大战役”以及建党建国周年庆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舆论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有15件节目在省广播电视局组织的政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 1件节目被省上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4件节目被省上推荐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评选均获提名奖。南平广播电视台《成长悄悄话》获全国优秀少儿广播栏目鼓励奖。建瓯人民广播台连续五年在全省的广播节目评奖中获一等奖。我市在中央台、省台发稿量连续五年居全省山区设区市前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系统覆盖全市,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防范能力,有效防范了“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插播破坏,确保了敏感时期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和传输。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南平大剧院、南平博物馆、南平市广播电视大楼相继建成。2008年开始,全市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对群众开放;兴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了1个市级分中心,10个县(市、区)支中心和60多个基层服务点。在武夷山市建成中国首个农民网络图书馆;建设完善 6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58个建制村建有“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85 %。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艺术扶贫服务得到落实,每个文化馆都与1所以上农村学校结对子。“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完成3754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提前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完成了8个广播电视高山台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组织开展县(市)城区影院数字化改造建设,基本实现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和“一个建制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目标。   文艺创作不断繁荣。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努力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打造“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取得成功,创意文化产业迈出可喜步伐。编撰出版了《闽北历史文化丛书》(10册)、《朱熹画传》(上、中、下册)、《闽北戏曲》、《建阳刻书史》、《武夷风情》、《闽北瑰宝古廊桥》等书籍、画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我市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在全省大型文艺赛事中,获创作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获金奖13个,银奖21个,铜奖36个。南词现代戏《武夷寒兰》、《公民张二狗》,赣剧现代戏《木樨花开》、《江良还债》,话剧《啊,康乃馨》等在第23、24届省戏剧会演中,分别获得了剧目奖、编剧奖、导演奖、音乐创作奖、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演员奖和伴唱奖。在美术、书法、摄影方面,有近40件作品参加了省以上展览并获全国各类赛事奖项8个。   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日益活跃。南平中心城市“激情广场大家唱”每年吸引群众自发组织文化活动近200场。持续推进的“新农村大舞台”文化下乡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五年来,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年平均送戏500余场,民间文艺剧团、社团演出团队日益活跃,队伍不断壮大。武夷山(武夷茶文化)、松溪(版画)、浦城(剪纸)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邵武(傩舞、民间三角戏)、延平峡阳镇(战胜鼓)、建瓯(根雕)获“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引进高水准文艺院团演出的芭蕾舞剧、音乐会、音乐话剧、京剧、舞剧,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了审美情操。   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坚持开展“扫黄打非”行动,进一步加强音像市场和网吧市场管理,报刊、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和驻闽北记者站的管理更加规范,图书、网络、音像、电子出版物市场的盗版侵权活动和非法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等行为得到有效打击。“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件688起,吊销违规网吧12家,取缔黑网吧98家,收缴盗版图书36480册、盗版音像制品265252张,拆除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3000余座。   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取得成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南平南词曲艺、政和四平戏、邵武傩舞、建瓯挑幡、建窑建盏烧制技艺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派古琴、浦城民间剪纸、邵武长门等23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新增文物点2531处、涉台文物70处;普查发现古廊桥167座,其中桥梁“活化石”的木拱廊桥16座;武夷山黄柏村西周原始青窑址、建瓯占村值庆桥被列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100处重大新发现名录。浦城县猫儿弄商代窑群和管九村周代土墩墓群被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邵武市和平镇、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等5处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   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武夷山茶文化产业群、松溪版画产业化发展中心被省文化厅确认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打造“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年经营收入达5000多万元。圆满完成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交易任务。创意产业有了起步,武夷学院师生制作的闽北首部原创动画片《大王和玉女的传说》、《大红袍传说》两件作品,获省版权局确认,并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积极探索“社会办文化”路子,成功举办第四届至第八届市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共推出项目778项,签约资金8556.3万元。各项有线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稳步推广,开通推广手持电视(CMMB)业务走在了全省前列,出版印刷发行、工艺美术、文化广告等产业都有长足进步。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7.89亿元,占全市GDP的3.83%,两项指标均在全省设区市第六位。   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取得积极成效。精心组织举办朱子文化节、闽浙赣皖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形成一定影响力。成功举办了南平与澳大利亚奥尔伯里市美术作品展。南平市南词剧团、邵武市艺术团赴香港、澳门演出,武夷山艺术团多次赴香港、澳门、台湾、毛里求斯等地演出,大圣文化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一大平台,扩大了闽北文化影响力。此外,积极引进外国文艺团体来延演出,提升群众文艺鉴赏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在职员工7000多人,中级以上专业职称409人,其中高级职称44人。人才不断外流,文化事业单位编制缺额多,但得不到合理地、适时地补充,导致文化队伍结构失衡、人才不齐、人员老化,尤其是艺术、编导、文博、非遗、创意文化以及文化管理等方面人才严重缺乏。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级“三馆”建设不完善,仅有新建的博物馆面积达标,图书馆和群艺馆面积均不达标;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相对滞后,无法为社区群众提供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达标率较低,全市目前无一级馆,达二级馆要求的不到20%。由于投入不足,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设备普遍陈旧、简陋。   3、农村文化工作薄弱问题突出。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90%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没有专项业务经费,设备难以更新,文化活动难以开展。队伍建设滞后,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兼职现象严重,从业人员187人中,专职人员62人,占总数不到35%;村级文化协管员管理不到位,尚未建立必要的工作责任制。相当部分农村基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点已建成,但由于人力、财力投入不足,管理不善,设备普遍无法正常运转。   4、影视产业发展滞后。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程缓慢,在发展付费电视、视频点播业务和拓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增值业务方面起步晚。影视制作企业刚刚起兴起,尚未形成气候;城镇影院的数字化改造推动较慢,农村电影数字化传输发行覆盖面不够广。   5、文化产业实力不强。文化产业总量不大、规模较小,缺乏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新兴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发展慢,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产业链短,经济带动能力弱。   6、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原有的文化体制仍制约着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管理方面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文化市场多头执法等问题,难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管理落后,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二、“十二五”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新的理念谋划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创作文艺精品力作上有新突破,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有新突破,在打造传媒品牌上有新突破,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为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安康、幸福美好的南平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传播各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创作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公平合理、基本均衡”的理念,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注重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同时又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强化政府部门的政策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4.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闽北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闽北文化的区域性特色和时代性特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展创新闽北文化,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主体、品牌文化为特色、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有益文化的开放格局,推动闽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5.坚持改革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文化形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闽北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6.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好城乡文化、区域文化、精品文化和大众文化、国办文化和民办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运作机制,推动闽北文化科学发展。   (三)发展目标   --文化区域特色更加突出。武夷山“双世遗”和闽北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利用,以闽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为代表的闽北文化不断做强做大,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彰显鲜明丰富的区域文化特征。到2015年,闽北文化要在全省文化建设和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建成比较完备的市、县(区)、乡(镇)、建制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县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艺术馆)、数字电影院、剧院,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2015年底前,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中心管理平台建设和县级支中心建设,服务网点覆盖到乡(镇)、建制村,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覆盖全市建制村;实现市本级拥有2块以上3D银幕,全市所有县(市)城区均建有一所数字影院,基本实现全市城镇居民平均每5万人拥有一块银幕。   --文化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不断创作生产出既有思想内容,又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作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表演团体和艺术家;形成一批具有省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景区、品牌活动、品牌剧目、品牌产品。文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大,文化与科技进一步有效融合。   --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得到优化,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壮大,发展水平和层次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拥有一批在全省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到2015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6%以上。   --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基本建立。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水平显著增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   --对台和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努力打造海峡两岸共有文化和对台对外交流平台。积极派出和引进文化艺术交流团体,开展文化贸易活动,交流成果不断扩大并能在海内外形成一定影响力。   --文化市场更加繁荣管理更加规范。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行业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监管职能,依法依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舆论引导能力和主流媒体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传输保障能力,完善和健全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深化文化广电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2012年上半年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广电网络整合改革工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实现由政府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文化人才培养环境进一步优化。培养造就一批年富力强,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新闻宣传队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积极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和武夷新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重点建设南平市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新馆、武夷新区图书馆、 武夷新区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和武夷新区博物馆项目,配合省文化文物部门把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力争全市各县(市、区)都建有达标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和文化广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兴建专题生态博物馆。到“十二五”末期,市级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   3、到2015年,全市各乡镇建成达标综合文化站,社区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并实现与市、县(区、市)级图书馆的联网,形成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平台,到2015年,建成1个支中心、10个分中心,80%乡镇建有服务点。实现从城市到农村服务网络全覆盖,通过有线电视、直播卫星、通信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入居民家庭,入户率达到50%。数字资源量达到530百万兆字节。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90%以上。   4、到2012年全市建制村全部建立农家书屋,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广大农村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体系,真正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5、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的进村入户,2011年内基本完成全市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及时转播各级广播节目和插播当地村民所需的农业、科技、卫生、灾害等信息,并与应急广播系统衔接。到2015年,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完善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广播影视模拟转数字,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视频点播服务,开发政务信息、社会教育、生活信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金融支付,以及各种接入服务等多种业务,配合省上实现有线电视网络“一省一网”的规模化运营和发展的目标。   6、积极加盟电影院线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影院,每个县拥有一家数字电影院,确保一个建制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逐步实现由室外流动放映转到室内固定放映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职能   1、全市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全面实行免费向群众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开展面向社会的文化艺术辅导和艺术考级工作。文化单位要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农村开展业务服务,继续抓好文化艺术扶贫等工作。   2、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特色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大力支持和鼓励乡(镇)、村、基层单位、社区和民间机构开展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南词实验剧团每年为乡村送戏50场,每个县(市)要组织专业、业余剧团为农村演出100场以上。实施关爱工程,把辍学失学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子女等特殊未成年人的文化服务和管理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   3、组织策划重大文化活动和文艺赛事。精心组织好朱子文化节、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新农村大舞台、农家乐·奔小康等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一批导向性强、影响力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且相对固定的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各县(市、区)在积极参与中心城市文化活动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艺赛事。   (三)努力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1、持续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按照全国“五个一工程”、省“百花文艺奖”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文艺创作,着力提高各类文艺作品质量和在全省的竞争力,争取在国家和省重要赛事中获奖。加强对文艺创作生产的规划引导,坚持每年制订文艺创作规划,确定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着力抓好剧本创作生产,在每届的省戏剧会演中,全市创作剧本达20个以上,力争有4个以上剧目在省赛中获得好成绩。加快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曲艺艺术门类的创新发展,创作更多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强对群众文艺创作的指导,重视对民间职业剧团和以个体创作为特征的创作群体的指导,挖掘利用闽北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   2、加强文艺创作基地建设。要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探索建立与社会资源合作的创作基地,使之成为创作人才成长、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摇篮。要形成以市剧目工作室、南词剧团、邵武市艺术团、武夷山市艺术团、浦城赣剧团为主体的舞台艺术生产基地,以各县(市、区)文化馆为依托的各类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基地。建设武夷山艺术创作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文艺名家大师到我市创作生产,共同繁荣我市文化创作“百花园”。   3、加强文化艺术科研工作。联合全市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和学校,形成全市文化艺术科研网络。开展全市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地方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并积极推介本市文化科研成果和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文化科技进步,加速改造传统文化行业和传统运作模式,提高文化系统科技含量。   (四)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   1、加强博物馆的管理,完成馆藏文物数据库工作,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丰富馆藏资源。实施重点文物和重要涉台文物抢救工程,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全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杜绝隐患,确保安全。提高文物执法水平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文物走私、非法交易等各类文物犯罪活动。   2、巩固扩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果,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认真组织推荐第八批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武夷山“双世遗”的保护与管理。按行政区划,进一步完善细化闽北古廊桥遗产特别是16座木拱廊桥的保护规划,拓展闽北古廊桥调查内容和相关科研工作。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保护体系,加快全市确需抢救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和认定工作,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库和数据库,制定保护规划。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进“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切实做好南词曲艺的传承工作,努力建成以传承发展南词艺术为主旨的文化项目--“南词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4、做好现有国家级、省级6个民间艺术之乡(7个项目)的管理巩固发展工作,积极申报更多的国家、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管理工作,科学妥善地处理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   5、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各地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特色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五)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   1、精心策划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提升城乡群众自办文化的层次和水平。重视各类业余文化艺术骨干的发现与培养,拓宽公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的平台,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定期举办崇蛇节、崇蛙节、抢酒节等民间民俗活动,常态化举办南平市戏剧汇演、民间职业剧团调演、音乐舞蹈节、专业舞蹈比赛、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书画节、美术摄影展、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工艺美术展等文艺活动,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群众文化格局。   2、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帮扶计划,建立和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坚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特别是要送到边远的贫困山村,切实解决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坚持文艺下乡常年化、制度化,确保每个乡镇全年文艺演出不少于2场;县(市)图书馆、新华发行分公司及个体书店每年到每个乡(镇)巡回书展至少2次以上。 持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实现农村数字电影的放映。   3、加强村级文化协管员、广播员的管理和培训,明确工作职责任务,确保有岗、有人、有作为,发挥村级文化协管员、广播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六)加强传播体系建设   1、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建立健全自律和他律机制,引导广播电视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工作。深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2、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大重点新闻网站,打造具有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3、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广播电视与电信企业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   (七)强化出版印刷管理,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   1、推进出版、报刊业平稳发展。进一步巩固报刊治理工作成果,确保党报发行,扶持《闽北日报》面向市场,扩大报纸的有效发行量。力争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学报》,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2015年达到15家。进一步扩大我市出版物发行行业的规模,壮大我市出版物发行业的实力。“十二五”期间,出版物零售数量和金额年均增长分别为9%和10%。   2.巩固出版物发行网络。以南平新华发行分公司为龙头,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发行企业,合理布局、新建一批城乡图书报刊零售网点,巩固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的主阵地。建设大型图书期刊物流配送中心,力争在武夷新区建设占地30亩的图书发行中心,完善出版物分销和配送体系,促进图书报刊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组织参加全国书市、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金门书展等活动,吸收境内外出版发行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到2012年,10个县(市、区)有30%的乡镇设有图书发行网点;到2015年,10个县(市、区)有50%的乡镇设有图书发行网点。   3、提升印刷行业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印刷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防止出现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大扶优治劣力度,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使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印刷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着力促进印刷业发展模式实现由数量扩张和粗放经营向质量效益型和集约经营转变。争取“十二五”期间,包装装潢印制企业数量有较大增加,企业效益逐步增长,全市印刷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5%左右。   4、加强版权保护。拟发展10至20家重点茶企业作为茶产业外包装版权保护企业,以此带动武夷山茶产业外包装版权保护,形成版权保护基地;积极帮助建瓯根雕企业开展产品版权登记工作,树立版权意识,提升根雕根艺产品附加值,建立建瓯根雕根艺产业版权保护基地;到2015年,全市建立10家版权重点保护企业。   (八)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   1、结合我市文化产业结构特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加快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定期编写发布《南平市文化产业投资指南》,编制《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建立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准确跟踪监测和分析研究文化产业状况。   2、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十大文化主导产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5%。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近期要创建“武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齐天大圣文化大观园”、“浦城丹桂文化主题园”等,把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作为文化产业的“孵化基地”加以培植发展。做大武夷茶文化、建瓯根艺、松溪版画、浦城剪纸等特色文化产业规模,打造一批文化创意项目。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逐步形成大武夷文化旅游产业圈。推动文化产业与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   3、壮大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大力促进文化产业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文艺演出业、网络娱乐业、传播传媒业、工艺美术业等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拉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着力以南平高新园区、闽北产业集中区、荣华山组团三大工业园区为基地,发展4-6家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数字化、现代化、高技术的彩色印刷中心。大力发展电影业,改善放映条件,推广数字、3D电影,“十二五”期末,实现市、县电影票房收入翻一番。大力培育骨干影视企业,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非新闻类节目的制作生产领域。支持“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继续做强做精,并扩大影响力。争取有一批文化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鼓励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利用其人才、技术、资金和营销渠道,与我市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合作,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和文化产品生产。生产制作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的出口文化产品,开展国际营销。对文化服务企业,以降低注册资金最低限额、扩大非货币出资方式、放宽企业冠名条件等方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文化企业担保机制,鼓励本市金融机构开展文化企业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国家许可的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鼓励引导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各种民营资本投资、注资文化创意企业。扶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4、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进文化数字化,提高出版印刷、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动漫网游等重点领域技术装备水平,积极配合省上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文化资源、生产、传播数字化。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成果进行专利申请,对取得发明专利的文化产品予以适当的补助,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提高品牌经营意识。鼓励文化企业研发数字技术、数字软件、网络技术和安全播出等的关键共性技术。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业整理创新能力。   5、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图书报刊、演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旅游文化等产品市场,加快培育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办好武夷山茶博会等文化产业交易平台,积极参与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进一步探索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托管和质押机制,提升市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孵化功能。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管理,积极发展版权代理、知识产权评估、演艺经纪等文化中介行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流通产业,打造武夷新区图书发行中心,加盟影视院线、省演艺院线等连锁经营网络。打造武夷山“双世遗”、朱子文化、大圣文化、闽越文化、闽北宋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文化演出精品,促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   (九)增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提升闽北文化影响力   1、着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对台文化交流品牌。坚持注重特色、强化功能,充分拓展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朱子文化节、“5.13”海峡两岸武夷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黄氏宗亲大会等文化品牌活动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活动的规模与影响,使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坚持统筹开发、合理布局,进一步挖掘提升全市各地对台特色文化交流品牌,推动海峡两岸齐天大圣文化节、丹桂节、笋竹节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为增进两岸人民的沟通和理解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大战胜鼓、挑幡等民间艺术活动,进一步拓展蛇文化、蛙文化等,支持各地举办各种信俗活动,促进两地民众交流交往。   2、着力打造更具凝聚力的两岸共有文化。深化对闽北朱子理学、武夷茶文化、大圣文化、郑成功文化、姓氏宗亲文化和民俗、信俗文化的挖掘研究,加强与台湾文化、学术团体的研讨交流,组织编撰南平与台湾有关人物、事件、物产、风俗的系列丛书,充分彰显闽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涉台文化渊源。加快朱子遗迹等重要纪念地的建设步伐,系统普查涉台民间民俗文化遗产, 如民间音乐、舞蹈、工艺、建筑、文物史迹等,建立数据库, 形成资料档案,坚持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发挥文化传承辐射的重要作用。扶持制作一批两地文化渊源、姓氏溯源、民间信仰和文化节日等精品节目和出版物。继续做好《朱子文化》、《武夷山》期刊和“大武夷新闻网”宣传工作,加强与岛内及境内外新闻媒体的合作,深化文化交流、民俗风情宣传,扩大闽北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认同和情感融洽。   3、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基地。推进文化与产业经济的链接,加快产业运作、行销的对接,优势互补,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研究制定鼓励台商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举措,吸纳台胞团体或个人投资文化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及营销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以项目合作为抓手,加强与台湾在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领域的对接,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鼓励台商投资教育、展馆,积极推进教育合作。以武夷山与阿里山两山对接为基础,推进两岸旅游产业和文化的互动共赢;以武夷大红袍和台湾的冻顶乌龙同根同源为脉系,致力于茶文化、茶产业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积极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提升和扩大新的交流合作路径。   4、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南平与澳大利亚奥尔伯里市之间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和闽北文化走向世界,重点加强文化艺术、文化活动、民间工艺、文物遗产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鼓励政策,争取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市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扶持。评选“南平市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培育外向型出口企业,推动更多闽北文化企业和产品进入国家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目录。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境内外知名文化产品展览展示交易会,发展影视音像、动漫网游、出版物、文艺演出等国际营销网络。做好与国外创意产业机构的联络工作,力争在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形成对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力支撑。   四、保障措施   1、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目标考核测评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   2、完善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机制   建立稳定的文化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投入的增幅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文物经费要按照“五纳入”的要求,实现政府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建立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制定和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完善公益捐赠和赞助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企业家通过冠名、建立基金、捐款捐物等形式,资助文化建设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赢利性的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面向社会,积极采取政府采购、招标等方式运作重点艺术项目。   3、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南平市文化人才工程,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推动力。实施文化艺术名家工程,培养一批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带头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到基层从事宣传文化事业。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 在城市发展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在农村发展文化管理员队伍。继续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分批培训各文化馆、图书馆员工、乡镇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及各艺术门类骨干,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4、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推进政府职能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要求,制订完善我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及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实现转企改制单位的平稳转换和顺利过渡,培育和重塑一批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巩固和发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在完成市、县两级综合执法机构组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综合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跟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步伐,完成省上下达的网络整合任务,实现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进程,构建与“三网融合”相适应的广电管理体制。   5、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已颁布实施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相应配套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办法。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税费、工商管理、土地使用、投融资方面予以扶持,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和凝聚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文化企业,完善实施知识产权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实施扶持创业优惠政策。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