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全市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特编制《宜昌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主要涵盖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及体育等领域。   一、基础条件   (一)发展现状   1、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文学艺术创作获得丰收。“十一五”期间,全市连续 7 届 8 件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3届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楚水巴山》荣获全国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特别奖。文艺精品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市州前列。全市共创作影视剧本 126 部,其中摄制成片播出的电视剧、电影、电视短剧 75 部,筹拍 21 部,签约 7 部。二是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全市有 8 个县乡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11 个县乡获“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夷陵广场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全市有200多支业余艺术团、演出队常年活跃在社区、街道,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展演、书画、摄影、健美操、巴山舞等特色文化活动。三是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 10 处,省级共有 48 处,市级共有90 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包含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在内的中国端午习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8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1个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初步建成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四是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形成党报、电台、电视台、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和刊物等多种传媒资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五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我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出娱乐、印刷复制、艺术培训、文化旅游、图书音像、网络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等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2010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48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约10%,占GDP比重约3%。全市公开发行的报刊21种,有图书报刊销售经营单位640家,仅新华书店系统全年销售额达9800多万元。电影发行放映业实力增强,除武汉市外电影票房收入连续10年居全省市州首位。文化与旅游融合进一步加强,三游洞、屈原祠、昭君村、关陵庙、玉泉寺、杨守敬纪念馆、黄陵庙、晓峰悬棺等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民俗风情展示和民族歌舞演出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旅游特色和景点经营的卖点。   3、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体系。全市有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文化)馆、7个博物馆、6个文物管理处(所)、10个新华书店、270多个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和 107个乡镇街办文化站、1800多个村文化(图书)室、291个广播电视台(站)。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3.65%。近几年先后新建了三峡日报新闻大厦、宜昌剧院、市广电中心、市图书馆,改造和扩建了五一剧场、滨江剧院、夷陵区平湖剧院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建的市广电中心和市图书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水平。   4、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宜昌天钟神秀,人杰地灵,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特色。以壮丽的长江三峡、秀美的清江风光、神奇的奇石溶洞、繁茂的原始森林为特色,构成了自然山水生态文化;以三峡水电工程、葛洲坝水电工程、清江隔河岩水电工程、高坝洲水电工程的高度聚集和世界一流水平为特色,构成了水电工程文化;以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爱国诗人屈原、出塞和亲而流芳千古的王昭君、中华始祖“黄帝”正妃“嫘祖”等人文史料为特色,构成了历史名人文化;以“半巴半楚、亦巴亦楚”的巴楚交融文化为特色,构成了巴楚地域文化;以号称“国宝”的故事家刘德培、广为传唱的五句子山歌、活跃在城乡舞台的“七鼓一曲”、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巴山舞等民间文艺为特色,构成了土家民间民俗文化;以战国时期的巴楚之战、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抗战时期的石牌之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宜沙会战等著名的战役战史为特色,构成了军事要塞文化。这“六大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构成了宜昌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机遇   1、重大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9年 9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2010 年 8 月、11 月分别召开的全国、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国、全省文化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积极支持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使之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三峡旅游龙头,必将进一步促进宜昌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文化与经济产业的大融合。   2、潜在的市场需求。全市人均 GDP 超过 5000 美元,正处在全面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大大增强,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大提高,必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3、融合的产业趋势。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竞争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宜昌在已往的发展中,文化作为潜在的优势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吸引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宜昌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将逐步彰显出来,经济的加快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4、创新的文化形态。伴随新型工业化进程,文化发展也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的更新。光电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带来文化生产方式的日益更新,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电子传媒、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将促使文化流通方式、营销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宜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馆藏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将以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在这种变革中获得新的生命,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制约因素   1、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相适应,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行业垄断和单一封闭的运行机制,影响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能力差。市场开放度不高,没有形成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属多部门管理,已经成为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2、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宜昌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整合与开发力度不够,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特别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度不高,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独特的旅游资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目前文化和旅游产业按行业不同,分别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城建、宗教等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存在各自为政、部门所有、分散经营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市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和综合开发力度。   3、文化发展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少,工作薄弱。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缺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手段不强,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4、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全市文化人才普遍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一是缺乏具有文化专业的一技之长、热心于宜昌文化发展的基本骨干队伍;二是缺乏文化各领域里的领军人才,特别是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作人才;三是缺乏精通文化行业特性、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特别是缺乏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文化市场开发人才。引进和留住文化人才的环境和手段不足。   5、文化市场开发落后。长期以来,注重文艺作品的创作,忽视文化产品的推广,文化发展的市场主体培育严重滞后,文化产品开发程度低,引导市场消费能力弱。具有地域特色的宜昌文化产品没有走向国内外文化市场,与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不相匹配。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以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创新力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壮大实力,努力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挥经济对文化的支撑、支持作用,注重文化对经济的引领和助推作用,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2、继承弘扬与改革创新相衔接。继承弘扬优秀地方文化传统,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高度融合。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新型文化形态发展,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   3、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兼顾。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与区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文化环境。   4、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5、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形成规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左右。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长江中上游沿线同类城市前列。成为文化生态和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较为发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与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相适应的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具体目标是:   1、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繁荣,城市文化竞争力显著增强。文艺精品力作明显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各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完好率95%以上。城市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居长江中上游沿线同类城市前列。   2、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规模壮大,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3、文化市场主体活跃。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咨询、演艺娱乐、文化会展、体育赛事、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年产值过5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4、文化区域特色明显。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三峡山水生态文化、水电工程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巴楚地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军事要塞文化,有一批群众喜爱、市场认同的精品力作,形成品牌效应,在全省、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知名度。   5、文化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有一批较高素质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6、文化设施布局合理。建设和实施一批重大文化服务工程,基本形成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   7、文化发展环境改善。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区域分割、行政分割的市场壁垒逐步被打破。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的运行机制显现活力,文化创新不断推进,走出一条具有宜昌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制定下发《宜昌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意见》,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理论思想素质,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将思想道德建设延伸到非公有制组织、新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覆盖面,增强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和工作机制,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   2、发展创新社会科学。紧密围绕宜昌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加强对策性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力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积极推进课题招标制,注重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科研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强化社科理论普及和政策咨询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社会科学的研究体系、转化体系和反馈体系,使社会科学总体研究能力达到长江中上游沿线同等城市领先水平。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优化整合全市社科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社科联、党政研究咨询部门以及社会研究团体等研究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学科带头人。   3、加强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创文明城市、建水电名城、做文明市民”活动,坚持建设、管理与教育并举。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工守则、学生守则,普及礼仪知识,倡导文明行为,自觉纠正和克服不文明习惯,使城乡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社会服务水平有显著改善、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拓展文明单位创建覆盖率,不断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城区以社区为重点,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等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村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小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工作氛围,城区内主要公共场所有关宣传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公益性广告应占广告总数的20%以上。加强宜昌市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全面达到或超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各项指标,力争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二)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1、打造文艺创作精品。按照“以繁荣出精品,以精品带繁荣”的思路,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扶持原创性作品,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宜昌区域特色的高水准艺术精品。整合文艺创作资源,突出重点,创排贴近群众、走向市场、服务旅游的文艺节目,努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节目。鼓励县市区和社会演艺力量创作适应文化旅游市场需要的精品节目,在文化旅游景区驻场演出。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抓手,整合文化资源,建立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库,通过签约分项、重点扶持、完善奖励机制等多种措施,力争规划期内 2 至 3 件文学艺术作品获国家级大奖,保持文学艺术创作获奖数量在全国同类级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做好获奖优秀作品的策划、推广工作,大力支持优秀获奖剧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继续为重点文学艺术创作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重点扶持和推介,力争一批文艺人才和作品成为全省的“名人名作”,3 至 5 人和 2部以上作品成为全国的“名人名作”。每年组织1次以上全市性本土文艺采风、创作和作品评选活动。“十二五”期间,争取5件以上作品获楚天“群星奖”,1件以上作品获全国“群星奖”。坚持三年举办 1 次全市专业剧团汇演和剧目评比,定期举办旅游景区文艺节目调演,不断提高全市艺术作品创作和表演水平。扶持京剧艺术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京剧舞台艺术精品。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学艺术创作、文艺理论研究和群众文艺阵地建设。支持创建“三峡文学艺术创作中心”,形成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学艺术创作生产高地。打造《三峡文学》品牌,到2015年,《三峡文学》年发行量达到10万份左右,成为向国内外推介宜昌三峡文化的重要阵地。扶持“三峡书画精品库”和《宜昌三峡文库》建设,推出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文化类学术专著,扩大宜昌三峡地域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加强对三峡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名人文化、巴楚文化等地域性文化的研究,将宜昌营造成三峡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名人文化、巴楚文化等地域性文化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支持建设一批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文艺活动阵地,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努力扩大文艺活动的覆盖面和群众的参与面,提高文学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参与度。   3、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加快传统出版发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为各种便携式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网上文化交易、数字互动体验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积极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三)推进新闻媒体建设   1、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三峡日报》、宜昌三峡电视台、宜昌人民广播电台、《三峡商报》、中国宜昌三峡传媒网等市级主要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增强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市内媒体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成为拥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竞争力的优势媒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及舆论主阵地的作用,全面宣传党的主张,准确反映群众意愿,加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把正确舆论导向同讲求宣传艺术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关心和支持中央和部省驻宜媒体的发展。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舆论引导,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做好舆论监督。   2、拓展数字化广播电视覆盖网。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利用现有高山发射台站基础设施,采取小功率、多频点的覆盖方式,将宜昌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覆盖全市城乡;利用全市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现有资源,将宜昌三峡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完整传输到全市县(市、区)、乡(镇)、村。2015 年前完成县以上城镇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实现有线电视传输、终端服务业态的全面更新。   3、建设完善网络新闻媒体。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办出特色”的总体要求,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扩大三峡传媒网站基础设施规模,构筑以三峡传媒网为主、市直和各县(市、区)网站网页为辅的新闻宣传网络平台,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掌握网上宣传的主动权。规范网上新闻信息源的转载和非新闻单位网站的信息发布,促进新闻网站健康发展。   (四)加强城乡文化建设   1、加强社区和农村文化建设。增加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加大文化资源向社区和农村倾斜,进一步改善社区和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5年,城区各街道建立综合性多功能室内文化场所、市民学校、群艺馆(文化馆)。建立并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巩固完善乡镇文化站建设,实现乡镇有文化活动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做到人员、经费、场所三到位,文化活动、文化功能、文化地位三加强。到2015 年,全市乡镇(街办)综合文化站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加强“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新建1000个市级“文化科技中心户”,使“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培养一批农村文化人才,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对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实施文化扶贫系列工程,县乡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流动电影放映车,开展集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图书销售和借阅、科技宣传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开辟多种渠道继续开展“万村书库”工程、“手拉手”工程、电视扶贫工程、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报刊电影下乡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2、完善文化“三馆”建设。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完成市群艺馆建设,确保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建宜昌博物馆,使其与宜昌城市定位和功能相适应。进一步提升市图书馆服务功能。对现有文化场所,特别是行业文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推进县(市、区)“两馆”建设。新建 3个区图书馆,使 50%以上县(市、区)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60%以上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完善各县(市、区)博物馆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新建博物馆。加强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100%。到2015年,全市60%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形成藏书较丰富、设备较先进、检索较便捷的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图书馆网。城区积极探索自助图书馆系统建设,实现24小时自助借阅图书。建设世界一流的水电科技博物馆,建设完善全省一流的图书馆、剧院、电影院、会展中心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推进农村数字电影工程。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设完善多功能文化活动室。    专栏 1   重大文化事业推进项目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三峡文化园 新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宜昌博物馆新馆等。 宜昌市群艺馆 内设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展览厅、培训室、陈列室等。 宜昌市文化广场 新建艺术展馆,人才培训中心,文艺产品交易中心。 宜昌市科技馆 按照《科技馆建设标准》,建设一座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能够展现最新科学技术,能够代表宜昌城市形象的科技馆。 宜昌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新建3万人左右座位运动场一座;1万人左右座位体育馆一座;3500人左右座位游泳馆一座。 三峡国际新闻 交流中心 建设集新闻交流、新闻培训与商务接待于一体的三峡国际新闻交流中心。 世界水电科技 博物馆 陈列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清江水利梯级开发建设过程中各种设备、机械等展品;浓缩世界上有特色和代表性水利枢纽工程模型等。 三峡大剧院 新建歌剧院、影视大厅、展示厅等。 宜昌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包括接收省(市)数字电视信号、本地节目数字化、节目传输平台、用户服务平台、网络的双向改造、用户端机顶盒配备等。 数字影院建设 工程 改建城区解放电影院,支持各类影城、影院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座数字影院,延伸服务功能,打造影院品牌。      3、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推进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和节日文化,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雕塑、绘画、工艺品、风俗、技艺等到农村、到社区、到企业、到校园、到军营、到家庭,丰富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加快推进全市“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市县域范围打造一批富有本土特色、展现宜昌形象、深受群众喜爱、在全国全省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少儿文艺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发挥文化馆(站、中心)等文化机构的组织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歌咏、读书、书法、朗诵、科普知识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 专栏2    基层文化工程推进项目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 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建设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库,完成县乡分中心建设,乡镇、街道基层覆盖率达到100%。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全面完成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实现户户通、长期通。 农村数字电影工程 发展完善新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建立80个乡镇数字电影放映室,组建80支新型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队。     (五)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制定并实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格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2015年以前,完成全市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古镇、革命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拍摄和记录,建成完善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加大开发使用力度。完成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点项目的数据摄录、采集、整理、制作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加强馆藏和野外文物保护,加强文化遗产定期维修工作,保存完好率不小于95%。     专栏3  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国家级文物 保护 玉泉寺及铁塔、关庙山遗址(地下)、磨盘山遗址(地下)、季家湖城址(地下)、关陵、青山古墓群(地下)、黄陵庙、三游洞及碑刻、凤凰山古建筑群、杨守敬故居及杨守敬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间文学:下堡坪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都镇湾故事 传统音乐:兴山民歌、宜昌丝竹、枝江民间吹打乐、江河号子、锣鼓艺术、薅草锣鼓、唢呐艺术(远安呜音)、土家族打溜子 传统舞蹈:土家族撒叶儿嗬 民俗:端午节、蚕桑习俗(嫘祖信俗)、当阳关陵庙会 曲艺:南曲 考古工作 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发掘保护   2、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按照“抢救保护、建库联网、传承创新、开发利用”的方针,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工作,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巴楚文化和三峡文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宜昌文化。充分挖掘巴楚文化和三峡文化资源,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中,重点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强,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创建宜昌市民间文化艺术网站,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创作一批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动漫、网络作品,扩大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影响。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特别是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民间艺人,完成拍摄记录,建立档案资料库。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意识,实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   3、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在长阳、五峰、三峡坝库区等地选择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有较多的传承人,有历史文化村镇和古民居、文物,群众保护意识较强的区域,开展巴楚文化和三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试点。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要求,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积极争取纳入省级、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范畴。    专栏4  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建设项目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夷陵文化 生态保护区 修复保护盘古庙、望家祠堂、杨家湾老屋、黄陵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三峡移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峡牛文化主题公园、三峡水文博物馆、中华姓氏大观园,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弘扬三峡文化品牌,申报国家级三峡文化生态保护区。 长阳土家 文化生态 保护区 在长阳龙舟坪、资丘、都镇湾、贺家坪、榔坪、渔峡口建立6个土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完善土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传承馆等。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完善分类保护措施,传承、保护和发展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弘扬巴楚文化品牌,申报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五峰土家 文化生态 保护区 建设南曲、撒叶儿嗬、山民歌、民间吹打乐、民间故事、薅草锣鼓、土家花鼓子、土家打溜子、土家板凳龙、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4、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和广播影视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重点民族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办好“清江民歌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和对外交流。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适时设立市本级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打造重点文化产业。以媒体传播、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印刷复制、乐器制造、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基本方向,提升重点文化产业门类规模生产能力和市场扩张能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支持《三峡日报》、宜昌三峡电视台、宜昌人民广播电台、《三峡晚报》、《三峡商报》、中国宜昌三峡传媒网等各类媒体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制作水平,扩大影响范围。规范发展大众媒体广告、户外广告和楼宇、店堂、互联网、通信媒体广告,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广告产业体系,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快速健康发展。媒体出版发行及广告营业总收入年增长率要高于全市 GDP 年增长水平,媒体传播产业化水平位于全省先进行列。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引导印刷业向“高、精、专、新、特、大”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模、档次、特色的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业格局,行业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成为三峡区域印刷复制中心。积极鼓励多种形式领办演艺娱乐业,加强演出协作网建设,打造具有三峡区域特色的演艺团体。积极发展演艺经纪商,加大商业性演出力度,形成演艺业市场化运行机制。积极促进娱乐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创新娱乐业态,鼓励连锁娱乐企业发展,推进文化娱乐主题园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宜昌会展中心,支持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使文化会展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2、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促进信息网络产业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鼓励扶持以三峡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名人文化、巴楚文化等地域性文化为特色的原创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开发,不断拓展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支持建设影视(动漫)拍摄、创作基地,规划期间争取每年推出 1-2 部原创电视(影)、动漫剧(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统筹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三峡区域性的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工程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中心。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形成新兴文化产业。   3、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继续完善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事业与企业、采编与经营分开,积极拓展与报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进程。整合广电资源,组建三峡影视制作股份公司,逐步实现制播分离,培植影视产业市场主体。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建立健全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宜昌成为文化产业投资洼地。到2015年,形成一批年产值过5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专栏5  重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发行网络终端及新媒体建设工程 建设各县市区及重要经济大镇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终端,形成三峡区域最大终端服务网络;建设融三峡传媒网、三峡视频网、三峡图片网、三峡手机报、家政便民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呼叫中心于一体的新媒体网络,打造宜昌最大的电子商务和家政服务平台。 磨基山无线发射基地重建 工程 改建发射塔,全面提升数字化转换能力,扩大频道频率,扩大无线覆盖范围,形成融观光游乐于一体的宜昌标志性建筑。 三峡图书 文化城 建成集书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出版物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城,形成川东鄂西区域性的图书批销中心和图书文化超市。 809文化创意 产业园 对白马大峡谷至南津关出口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建设,形成创意、影视、动漫基地,打造三峡区域性的文艺创作、动漫制作、影视拍摄及各类设计中心。 《山楂树之恋》影视拍摄景点景区开发 夷陵区、远安县、点军区等县市区与《山楂树之恋》影视拍摄相关的自然风光、旧址遗迹等景点景区的保护修缮及开发等。 影视城建设 和影视拍摄 新建系列影视城或影视基地,拍摄宜昌大撤退、宜昌石牌保卫战、中华鲟历险记、革命先烈夏明翰等相关影视片。   (七)推进生态文化旅游   1、打造核心文化旅游品牌。立足全省“两圈一带、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和“一江两山”战略重点,以长江三峡、三峡大坝为主要标志,以城市为重要支撑,以交通为串联网络,以品牌整合景区板块,以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形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昭君故里文化旅游区、清江巴土风情旅游度假区、柴埠溪后河原始生态旅游区、三国文化体验旅游区、嫘祖故里生态旅游区为精品板块的发展新格局,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深入挖掘三峡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名人文化、巴楚文化等地域性文化内涵,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前提下,配套建设文化设施,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加快市场化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旅游品牌的文化含量。   2、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建立融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协调管理机制。加强文艺界、传媒业、文娱演艺业、体育业等与旅游产业的合作,促进文化旅游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直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建设旅游娱乐场所,不断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整合相关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发挥产业集聚、核心带动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一批适应旅游需求的精品文化节目,推进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融合。   3、建设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平台。积极推进12301旅游资讯公益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全方位对接,全面提升宜昌生态文化旅游服务能力。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包装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大力提升旅游景区档次。以计算机、地理信息、遥感、通讯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建设宜昌市三维地理空间平台、旅游专题数据库和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展示宜昌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现代水电工程景观。加快推进提供涵盖交通、天气、景区、宾馆、旅行社、购物等要素在内的一站式旅游信息服务建设。     专栏6  重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项目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长江三峡大坝国际游览区综合开发 围绕三峡大坝核心景点建设演艺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大坝工程遗址、坝区生态旅游和恢复工程、生态体育公园、鱼类保护中心、三峡珍稀植物园等。 平湖半岛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 在黄柏河区域建设会议中心、大型表演中心、星级酒店、特色餐饮、水上游乐、游船游艇码头、旅游客运中心等,使之成为集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功能区。 西陵峡口风景区旅游综合开发 建设停车场、旅游码头、三峡民俗度假村、白银滩野营度假村、水上游乐场、下牢溪民俗景观带、巴人故里景区、生态旅游区、三峡旅游纪念品综合批发市场等。 三峡国际 会展中心 建设集展览、商贸、会议、科技、信息、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具有承办大型国际博览会、全国性贸易洽谈会的能力。 三峡世界 地质公园 建设秭归元古代园、西陵峡震旦纪园、晓峰寒武纪园、黄花奥陶纪园、新滩地质灾害防治纪念园、兴山晚古生代园、宜昌白垩纪园,做好夷陵区分乡镇和黄花乡奥陶系地质遗产保护,建设三峡地质世界博物馆等。 宜昌老街文化 旅游休闲片区 与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呼应,建成“时尚休闲娱乐街”、“三峡特色风味美食街”、“三峡文化旅游商品街”,创设“都市休闲”旅游品牌。 三峡车溪民俗 旅游区综合开发 完善车溪民俗旅游区开发规划,新建生态停车场、改造景区道路、扩建游客中心,开发建设忘忧谷片区,深度开发腊梅峡。 天龙湾旅游风景区综合开发 建设杨守敬书院、世界鲟鱼博览园、青林寺谜语文化旅游村等景点景区。 步步升布鞋 文化村 建设一村二馆三区四园,布鞋文化村,布鞋博物馆,生育文化奇石馆,妇女就业区,行政接待区,游客接待区,鞋乐园,功德园,文化园,健身园。 三国文化旅游 综合开发 当阳市以关陵庙整体开发为主,改造关陵庙,新建博物馆、关公朝圣区等;猇亭区以六泉湖为中心建设“湖北猇亭三国文化创意产业园”。 凤凰山屈原文化旅游区建设 建设屈原文化艺术中心、屈原纪念景区和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为重点的三峡民居集锦园等。 兴山昭君文化园 建设昭君文化广场、文化遗产街、昭君祠、城市发展展览馆、临水休闲街等。 远安县嫘祖故里景区开发 修建嫘祖纪念园、20公里风光长廊移步观景点,重建化石古街,创建旅游名镇、名村。 清江画廊文化生态旅游综合开发 新建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改造升级隔河岩旅游码头,改造巴土祭祀区、圣山主景区、巴人故里区以及土家文化区等,打造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柴埠溪大峡谷生态旅游综合开发 建设土家民俗旅游广场、生态旅游步道,开发谷底生态旅游线路,按照“生态的文化、文化的生态”理念将柴埠溪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宜昌生态文化旅游演艺精品节目 以市场开发为主导,以宜昌特有的地域文化为题材,组织创作编排一台生态文化旅游演艺精品节目。    (八)拓展对外文化交流   1、建设增强世界记忆的城市品牌。围绕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建设目标,在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形象推介等方面,重点打造以古老宜昌、生态宜昌、水电宜昌、枢纽宜昌、文明宜昌、现代宜昌为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一批以三峡地域性文化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工程,突出展现特色文化元素,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在城区和三峡坝区规划建设一批包括水电工程文化、水电科教文化、坝库区移民文化等在内的水电文化设施。在大型公园、标志性雕塑、街道、社区、站点等配套工程上充分体现三峡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名人文化、巴楚文化、民俗文化、军事文化等三峡地域性文化内涵。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一批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公园、植物园、休闲绿地。以滨江公园为载体,深度挖掘宜昌历史文化,有步骤地恢复建设一批古文化景观,丰富滨江历史文化主题建筑内涵。把宜昌“宜居、宜旅、宜业”的城市形象更佳更广地推向世界。   2、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继续重点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节庆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亮点”、“热点”和“卖点”,突出节庆活动的民族性、国际性与群众性,注入新的内容,使之常办常新。积极支持昭君文化节、关公文化旅游节、嫘祖庙会、三峡桃花艺术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增强宜昌地域文化的影响力。通过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城市品位升级,推进全市文化旅游经济不断上新台阶。   3、构建多元文化传播载体。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资源,构建多元文化传播载体,积极推介宣传具有宜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缔结友好城市、合作出版、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传播交流项目。抓好外宣精品生产,不断扩大宜昌在国内外的影响。   4、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三峡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名人文化、巴楚文化等地域性文化为重点,与国内外广电、影视、动漫等机构广泛合作,积极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变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文化品牌。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深入研究发掘宜昌市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宜昌,让宜昌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文化发展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成立宜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科技、统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发改委、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城建、国土资源、监察等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法律、财税、价格、行政等多种手段,形成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联动机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下,具体组织本《规划》的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体制改革   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现有文化、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全市文化市场执法管理工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政府继续增加投入的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和服务能力;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资源整合、转企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完善宜昌文艺院团改革方案,稳步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抓好党报发行体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三)完善扶持政策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投入力度,每年同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增长幅度不得低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面执行国家和省支持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兑现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落实中央、省关于“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 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加强全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重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文化产业。对把宜昌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点文化项目,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重要文化产业项目,在立项、选址、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减免相关规费。   (四)加强市场管理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领域的管理,实现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严厉打击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行为,净化文化环境。建立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数据统计体系和相关指标评价体系,定期公布统计数据,加强统计分析、动态比较和综合评价工作,发挥文化统计工作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   (五)培养创新人才   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加强创新型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通过采取国内外培训进修、交流挂职、实践锻炼、调研采风等多种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文化拔尖人才,造就一批高级文化艺术门类专家、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到2015年,全市要培养一大批各类文化文艺专家级人才,培养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人或文艺明星,培养造就一支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对目前紧缺和急需的人才,采取智力引进、业余兼职、人才签约等“柔性”引进方式,不拘一格地引进使用有影响、有实力的优秀文化人才。对引进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文化拔尖人才,在购置房产、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保证优秀文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规范的奖励制度,对在文化发展中做出特殊贡献的文化作品和相关人员给予重奖和荣誉,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和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发展环境。   (六)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本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部门职责,按照本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专项规划和对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确保本规划的顺利实施。本规划在实施的中期阶段,应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根据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