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奋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二)发展思路   把握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经济文化日益融合的新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充分发挥我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全面激发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更好更快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构建“三大体系”:门类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覆盖全社会、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新体系。   形成“四大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各方面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格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格局;民族文化和安徽地域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开放格局。   实施“五个一批”: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强势品牌和优势门类;建成一批代表安徽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辐射力、较高品位的文化强市、文化强县;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   建设“八大工程”:实施文化创新引领工程,推进文化内容、文化业态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文化品牌示范工程,打造精品力作,不断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竞争力的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企业品牌;实施文化龙头带动工程,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竞争优势明显的国有文化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实施文化产业跨越工程,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建成一批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实施文化建设惠民工程,统筹区域和城乡文化发展,建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展示传播工程,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实体抢占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实施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赋予时代内涵,使之重焕生机;实施文化人才兴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使用机制,造就各领域各门类的领军人物、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建设文化人才高地。   (三)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处于中西部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和领域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与美好安徽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资源大省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良好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文化创新体系基本建立。文化科技含量大幅提升,一批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自主文化品牌集群基本形成,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产品和服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   ——文化影响力全面提高。新闻宣传的引导力、传播力、辐射力不断增强,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安徽形象显著提升。   ——文化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基层文化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更加科学,文化发展人才高地优势逐步显现。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广泛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理论素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力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计划,促进科学理论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坚持以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支持安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国家和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分别达到5个和30个。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教育和社会组织管理。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修养培育,继续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学雷锋、做好人、改陋习、提素质”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打造“好人安徽”品牌。大力弘扬徽商重信守诺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征信系统,加快建设信用安徽。   (四)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为民惠民、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结对创建、城乡共建、区域联建等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围绕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重点,加强城市公共文明建设,努力提升城市创建水平。着力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创建,持久开展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绿色小康村、移风易俗示范村“四创”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拓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内容,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少年儿童主题公园、军事文化主题公园。到2015年,力争实现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全覆盖,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到80%以上,文明窗口行业创建覆盖面达到90%左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五)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坚决遏制淫秽色情、恐怖暴力等违法有害信息的滋生和传播,坚决铲除各种不良文化现象,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继续开展以净化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及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的整治活动,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确保取得实效。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积极倡导遵守《安徽省文明办网自律公约》,强化行业自律、网民自律和社会监督,全面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坚持疏堵并举、重在建设,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多开辟覆盖广泛的课外思想文化阵地,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省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力实施文化建设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和服务监管平台、城乡文化活动室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统筹规划省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安徽广播电视中心,规划建设集演艺娱乐、图书馆藏、非遗展示为一体的安徽文化艺术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各市建成“三馆一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剧院),各县建成“两馆一场”(图书馆、文化馆、剧场)。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积极推进新华书店、农家书屋、绿色网吧“三合一”,建设“农民文化家园”。加强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将群众体育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城市小区建设规划。全省基本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   专栏1  文化建设惠民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省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完成全省46座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全省100%县(市、区)、80%的乡(镇)实现光纤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00万户,互动电视用户达到200万户,实现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安徽卫视覆盖人口突破12亿。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建设市级支中心,积极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为载体,借助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数字信息化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信息化网络。   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在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1场公益性电影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由室外向室内转变,建成乡镇及乡镇以下农村数字影院120座以上。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城乡文化活动室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省各行政村(社区)均建成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活动室,全省所有乡镇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   农家书屋工程:到2012年实现覆盖全部行政村。建立出版物更新配送系统,提高配送图书的质量。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到2015年实现覆盖全省10000个行政村。   (二)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性文化事业单位骨干作用,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鼓励和支持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特定区域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剧场”、“公共电子阅览室”、“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采取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的方式,开展流动、远程、联网服务。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多元化。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多元化、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兴办各类公益性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性或专题博物馆以及科技馆、美术馆、非遗传习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城乡文化活动室。建立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机制,建立相应荣誉制度,落实公益性捐赠的社会力量减免所得税政策。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实施文化产业“3115”行动计划,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30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00家骨干企业,助推10家企业上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   ——出版发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建设全国区域性发行中心。   ——影视制作。加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衍生产品开发力度,提升影视产品生产制作能力,实现由影视剧播出大省向制播大省转变。   ——印刷复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把我省建成全国区域性印刷中心。   ——演艺娱乐。着力培育一批合格市场主体,重点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的演艺产品,加强文艺演出院线建设和演出经纪业发展。   ——文化旅游。深入挖掘安徽地域文化资源,加大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化创意。大力发展文化科技、艺术创作、外观设计等创意设计门类,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   ——广告会展。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告创意、策划能力,扩大广告产业规模,提高媒体广告公信力。积极推动展览、会议和节庆等会展业发展。   ——动漫游戏。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马鞍山、淮南、六安、池州等动漫基地,逐步把我省打造成为集教育研发、生产制作、人才培训、衍生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动漫产业大省,建成全国动漫产业中心之一。   ——工艺美术。传承创新优秀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扶持发展现代工艺品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总体水平,推动我省由工艺美术大省向工艺美术强省跨越。   ——文化用品。大力发展新型现代文化用品制造业,加快建设文化用品交易市场,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用品品牌。   (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依托合肥、皖江城市带和皖南、皖北等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文化产业“一核三区”新格局,促进形成核心带动、南北相融、东西呼应、板块互动、差异化发展的态势。   ——以合肥为核心,依托现代科技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全省现代产业核心增长极,建设区域性文化资源聚集中心、文化产品生产流通中心、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中心、文化创意设计研发中心。   ——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基础,以徽文化为底蕴,着力打造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以文房四宝等为代表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   ——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文化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动漫游戏等产业,把沿江一线建成我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   ——深入挖掘皖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演艺娱乐、马戏杂技、书画、工艺品等文化业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把淮河流域建成文化资源特色鲜明、文化基础设施先进、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实力和辐射力较强的文化产业特色区。   (三)建设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继续推进“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等重要平台作用,组织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支持。积极推动文化与建筑、信息、制造、旅游、商贸、教育、体育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四)做大做强文化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重点培育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在国际国内有实力、有影响、有带动效应的国有文化企业集群。推进安徽出版集团和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建成大型跨国文化传媒集团;报业、演艺、广电集团及时代出版、皖新传媒、新安传媒、芜湖方特等建成全国一流的大型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创业兴业,培育“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为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五)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技术联盟。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文化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印刷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鼓励文化企业和科研单位等设立文化产品研发中心,充分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发展,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争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专栏2  文化创新引领工程   文化资源数字化:完成全省红色历史出版资源、新闻纪录片、电影影片、党报的数字化整理与修复,完成国家一级品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字化采集整理,完成全省博物馆重点文化展示项目的数字化制作,加快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   文化生产数字化:发展数字影视制作、发行和播映,加快影视节目制播的数字化、高清化。建立政府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和监管平台。发展数字出版,建立数字内容转换、加工和投送平台,形成覆盖网络、手机以及适用于各种终端的数字出版内容供给体系。发展动漫、网络游戏、3D和4D影视等文化新业态。发展数字印刷,到“十二五”末全省数字印刷产量达到印刷总产量30%以上。   文化传播数字化: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加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加快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市和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   文化消费数字化:加强立体视觉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应用,扶持立体视觉产业发展,开播3D频道、时段、点播。加快数字化教材和互动教育平台建设。   (六)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加快形成一批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品牌,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加强文化电子商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网络游戏、网上书店、网络视频点播、网络购物、网络付费下载、网吧连锁等网络文化经营和消费新模式。拓展艺术培训、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消费的经济政策。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和政策,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加强文化产品价格监管,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消费投诉、受理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专栏3  文化产业跨越工程   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和发展100家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30个左右产业链完整,辐射力和引导力强的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争创1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以上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库文化产业项目累计突破1000个,投资总额达到5000亿元。每年选择2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列为省政府重点调度项目。   文化要素市场:扶持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等中介组织加快发展、完善服务、拓展业务,健全畅通要素流通渠道。   文化消费引导:探索建立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和政策,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和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和农村文化消费市场。   五、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全面完成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转制,组建一批综合性或专业性集团(公司)。加快转制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鼓励省属文化集团与各地文化企业以资源或产权为纽带进行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做优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把改革、改组、改造与创新管理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整合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加强跨部门项目合作,综合规划建设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设施的共建共享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办法,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委托管理,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和企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   (三)健全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门类齐全、城乡联动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积极构建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物流体系,着力繁荣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建设现代综合电影市场体系,积极开发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市场。以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报刊发行股份公司等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跨地区连锁经营、信息化管理的大型现代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连锁企业。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以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等交易市场,健全完善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保险、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引导文化企业开展银企合作、融资担保,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有效对接。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打造资本市场“安徽文化板块”。加强综合交易平台建设,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文化展会落户安徽。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建立文化产品网络交易平台。   (四)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力量,提高效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办理文化出口的专门机构和“绿色通道”。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构建国有文化企业评估、监测、考核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完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规范统计方法,省、市两级统计部门每年定期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报告。   六、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一)提高文化产品原创能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切实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建立健全重点文化项目创作生产扶持制度,认真做好重大选题规划,积极推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影视等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在全省建设一批文化创作生产基地。积极推动原创性文化作品的产业化,建立以文化生产单位和个人为主体、以优秀文化作品市场化开发和传播为重点、以完备的产业链条为依托的文化创新机制。尊重创造、包容多样,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竞相涌现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力。   (二)实施文化精品战略。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认真组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大新闻出版工程、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工程、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和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先发展具有品牌性、地域性的重点文艺项目。深入发掘徽文化丰厚底蕴,热情讴歌当代安徽人民的丰富创造,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品牌和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艺术门类,打造更多展现徽风皖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实施品牌提升战略,继续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中国农民歌会”、“江淮情”、“童心大舞台”、“送欢乐下基层”、“安徽省艺术节”、“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服务品牌和文化企业品牌。“十二五”期间,我省各类文化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力争达到200部。   专栏4  文化品牌示范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推出30部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的优秀电影、电视剧、广播剧、戏剧、歌曲和文艺类作品。   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题材的广播影视创作,推出30部有重要影响的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   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推出3部左右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重大新闻出版工程:重点扶持出版50部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原创性学术著作。   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和推出10部反映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当代现实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长诗等。   (三)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加强文艺理论研究,改革文艺批评,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倡导主流价值导向,推介优秀文艺作品,办好“安徽文艺创新发展论坛”,引导群众审美鉴赏,抵制低俗之风。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和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支持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开办文艺评论节目栏目。改进和完善文化作品评奖办法,不断提高省级文艺奖项的导向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文化资源,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每年精心组织一批本土文化精品的专题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出版发行活动。   七、加强传播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安徽日报、江淮杂志等党报党刊要稳定发行量,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安徽广播电视台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与集成能力,努力建成全国品牌影响力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技术装备最先进、产业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省级广电媒体之一。都市类媒体、专业类媒体要积极适应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发挥特色和优势,打造群众喜爱、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强势媒体。加快重点新闻媒体和跨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安徽报业传媒集团力争进入全国同行业十强,推动中安在线进入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十强,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达到全国省级台一流水平。加强舆情汇集会商和分析研判,认真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快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健全应急报道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新闻传播秩序的规范管理,严格规范新闻采编行为,加大虚假新闻治理力度。深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快发展新兴传播载体。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做强新闻网站,积极引导商业网站,形成一批具有安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打造安徽网络媒体高地。大力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高清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不断拓展即时通信、博客(微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实现多渠道、全方位新闻信息发布的技术调整和业务整合,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业务保障能力。鼓励创作生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丰富网络内容,创立文化品牌,引导文化方向。加强对新兴传播载体的规范管理,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坚持正确导向,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推进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抢抓“三网融合”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广电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加快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数字化,开展数字声音广播,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全省县级(含)以上城市。大力推动跨部门集成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建设覆盖全省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综合管理平台。加快建设和运营管理IP电视和网络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以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为重点,加快电影院线建设,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到2015年,全省建成多厅星级影院超过80家,银幕数超过400块。由安徽演艺集团牵头,加快演艺院线建设,基本建成全省演出场所票务连锁服务网络,力争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10家剧场连锁经营公司。继续推动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的连锁混业经营,实施覆盖全省城乡的“一网通”工程,促进跨地区渠道、信息、物流一体化。   专栏5  文化展示传播工程   文化传播渠道建设:建设1条国有或国有控股的跨省市电影院线,组建1家全省性演出院线,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跨区域发展。扶持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一网通”项目。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立省突发事件应急新闻中心,利用我省广播电视现有网络基础,统筹多种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手段,建立应急广播信息制作播发平台和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构建覆盖广泛、统一联动、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安徽应急广播体系。   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建设和运营广播电视数字化监管平台、网络音视频监管平台、农村电影放映监管平台、三网融合监管平台、互联网信息内容综合管理平台。   八、传承创新安徽地域文化   (一)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继续深化开展全省文物普查,全面掌握全省文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含街区、村镇)、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做好隋唐大运河(安徽段)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强古民居保护利用与革命文物保护,维修100处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进全省博物馆体系建设,优化博物馆品类布局,把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馆,扶持建设100家以上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积极做好配合国家与省重点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加强文物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严厉打击盗掘古遗址、古墓葬等破坏文物的犯罪活动,确保文物安全。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国家级、省级名录项目管理和保护,制定实施分类分级保护。根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命名第二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培育以徽墨制作技艺、徽州三雕制作技艺、红茶绿茶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规划建设黄梅戏传承研发基地、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展示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览、演出、讲座、论坛、咨询服务等活动,办好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三)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创新。正确处理抢救、保护、传承、利用和加强管理、服务的关系,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对提升安徽形象的重大作用,赋予安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深入挖掘、保护和展示老庄哲学、建安文学、徽文化、桐城文派等为代表的安徽地域文化,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国家一流水准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手笔、高水平策划和制作一批以弘扬优秀地方文化为主题的精品力作。鼓励通过利用大遗址保护开展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味的综合试点。举办各种文物资源展览展示、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和文化节庆活动,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研讨和交流活动,提高传统文化研究开发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专栏6  文化保护利用工程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完成全省10个国家重点文物和18个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建设1处以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维修100处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藏品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和地市级以上博物馆文物中心库房建设。完成1000件以上馆藏文物和重要出土文物的技术保护。完成100座博物馆文物展陈微环境质量调控技术应用和文物储藏柜、保存囊匣的配置和更新。完成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建成并运行省文物数据库中心。实现全省一级风险单位的防盗、防火、防雷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建设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馆、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0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和1000个传习点。   考古资料基地和文物标本库建设:完成1个国家级、2个省级考古资料基地和文物标本库建设和1座出土文物周转库房及临时性保护整理库房建设。   九、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与交流   (一)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力争有20家以上文化企业、30个以上文化项目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目录。采取加大投入、项目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支持安徽出版集团、中国宣纸集团及旭日光盘、杏花印务、徽州竹艺轩、安庆五千年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在境外设厂和兴办出版社、广播电视网、出版物营销机构等文化实体,购买媒体播出时段,开办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等文化传媒渠道,设立办事处等驻外联络机构和产品营销网点。加强与国外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的合作,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或项目、产品合作等方式,主动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依托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引进一批牵动作用明显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机构,形成文化出口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二)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加强与泛长三角区域和中部地区其他省市的文化对外贸易协作,建立文化出口区域联盟,打造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基地。实施皖版图书、优秀影视作品、特色演艺精品、徽派工艺品海外推广计划,重点扶持具有安徽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优秀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推进我省文化产品和服务融入国际文化产业体系。支持文化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法兰克福书展等大型国际展会。健全文化出口统计指标体系和文化企业信用体系,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国际文化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化人才。   (三)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丰富内容,拓展领域,形成合力,推动安徽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加强外宣窗口建设,积极拓展外宣渠道,大力开展安徽电视周、安徽文化周等活动。精心设计、研发一批既体现安徽地方特色,又蕴含科技创新的外宣文化产品。借助国外著名的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平台,积极推介我省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展示我省的文化实力,塑造美好安徽形象。加强与友好省、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把外宣、外事、外贸、侨务、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与文化“走出去”结合起来,形成对外文化交流合力。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继续推进“六个一批”拔尖人才工程,组织实施“安徽省文化名家”工程和“青年文化英才”扶持工程。完善基层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配好配齐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将县乡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一遍。适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切实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站)等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支持民间文化人才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文化建设急需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技术、新媒体等专业,支持文化企业、园区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加快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建立文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把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纳入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范围,享受同等待遇。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强对紧缺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定期或阶段性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引进一批重点新兴文化产业、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急需的文化人才以及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以原创作品为核心,以创作团队为基础,以创意创新为引擎,加快建立一批高层次文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工作室),鼓励创建文化创业园区,吸引和扶持国内外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进驻园区创业。加快出版传媒业等各类文化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为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创新实践提供支持。实施柔性引进机制,采用项目聘任、人才租赁、任务聘任、项目合作等多种灵活方式吸引人才。   (三)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政策。认真落实人才培训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领军人才到省内外著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和顶尖艺术院团研究深造,支持和组织拔尖人才到海内外考察、进修。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出国考察、学术休假、项目资助、福利待遇、挂职锻炼相结合的综合激励办法。建立更加灵活自主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专业技术骨干和承担重大项目的带头人,试行项目工资、协议工资、结构工资及年薪制、利润分享等多种分配方式。鼓励省属文化企业集团全资与控股企业探索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建立省级文化人才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四)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社会责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和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鼓励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增强国情省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环境,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专栏7  文化人才兴皖工程   “安徽省文化名家”工程:推荐选拔50名左右“安徽省文化名家”。   “六个一批”拔尖人才工程:在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现代传媒信息技术等六个领域,选拔培养200名“六个一批”拔尖人才。   青年文化英才扶持工程:遴选扶持150名左右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品德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青年文化英才。   十一、完善政策措施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行。落实在城市住房开发中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与新开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老城区要加快改建、扩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加大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省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市、县设立文化强市、文化强县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出资引导,设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提高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比重,加大对重点文学艺术作品创作、重点项目实施和重大课题研究支持力度。   (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现行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更加宽松、更加优惠、更加灵活的文化改革发展配套经济政策。   ——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比照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政策扶持;文化企业按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落实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降低信贷门槛,创新贷款融资模式、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建立多元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立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机制,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对接,鼓励各种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参与文化产业建设。支持文化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直接融资。   ——文化建设用地纳入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优先安排项目用地,省直接调度的项目在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重点支持,其中符合独立选址项目建设用地条件的,由省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新建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以及符合法定条件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用地,可视情分别采取划拨、出让、租赁、有偿使用等方式供给,并出台优惠政策给予支持。积极推动文化项目提高投资强度和节约用地水平。   ——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制定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意见,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在土地使用、技术创新、财税优惠、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   (三)加强文化法制保障。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我省保障文化改革发展的法规体系和法律制度,研究制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文化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和监督管理体系,严厉打击侵犯、破坏文化建设行为,为文化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艺术民主,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   十二、组织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健全完善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文化建设指标权重,强化对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文化内容的终审权、对主要负责同志的任免权,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协调指导,各市和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落实本纲要的实施方案,报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要制定落实政府投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加快重点工程和项目立项,落实资金投入和保障政策。省直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