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海淀区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跨越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国家、北京市对海淀区的新定位、新要求,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抢抓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发展。   文化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内核和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十二五”时期,为实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海淀区的文化建设事业将牢牢把握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为方向,以加快推进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为目标,以提高地区文化软实力为核心,以繁荣海淀区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责任,将海淀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海淀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规划依据:本规划编制的主要文件依据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共北京市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海淀文化强区的若干意见》、《海淀区文化三年发展行动计划》、《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和政策法规。   规划范围:本规划是2011年至2015年期间海淀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海淀区制定文化建设战略导向、相关政策与重大行动方案的预期框架,是设计审核重要项目、财政支出预算与行政履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十一五”时期,海淀区有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22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7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84个面积500平米以上的农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39个面积100平米、藏书10000册以上的“百米万册”图书室,84个农村“益民书屋”;40个面积2000平米以上的特色文化广场;建成农村数字影厅65个,配备街道、乡镇流动数字放映机、流动放映车58辆;建有街道乡镇图书一卡通网点20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设备村级100%全覆盖。   自2004年起,“海淀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七届,组织各类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千余场。“中华世纪坛春节文化庙会”、“金源新燕莎室内庙会”等节庆活动,山后四镇“百花闹新春”花会踩街、“海淀风筝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五月的鲜花”、“夏日文化广场”等文艺演出活动,“星火工程演出”、“惠民电影月”等文化惠民活动特色鲜明,深受群众欢迎。   2.文化创意产业独领风骚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市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五年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年均增幅超过20%,2010年接近2500亿元。第二,形成了以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和广告会展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五大主导产业的销售收入和增加值总额占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90%以上比重。第三,区域内成长起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产业带,截至2010年底,共有3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7家区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第四,海淀区拥有一批在文化创意产业细分领域中具有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以及众多的创新型文化创意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3.文化遗产保护和市场监管不断加强   “十一五”时期,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和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专项文物修缮费用增加到400余万元;建立上庄镇李家坟、苏家坨镇和北太平庄街道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在文化行政执法方面,完成行政许可梳理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统一办理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听证制度、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制作《企业设立审批服务工作方案》、《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工作指南》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认真开展“扫黄打非”等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海淀区级重点文化设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面积较小,限制了既定功能的使用与发展,与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等区县相比明显滞后,无法满足区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北部地区社区和企业的需求。   2.文化产业扶持重点不明晰   对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采取普惠制的扶持,尚未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行业扶持政策,形成多种行业一起抓的局面,与朝阳打造“中国传媒产业制高地”、石景山打造“中国动漫城”、怀柔打造“中国影都”的明确性形成较大反差。同时,产业资源不断外流,大量优势项目和大型企业被其他区县和其他地区引走。   3.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   海淀区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全市的前列,但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艺术精品和标志性品牌文化活动不多,使海淀文化的影响力与文化大区的地位不匹配。   4.文化资源整合与利用不足   海淀区是文化资源大区,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人才等资源比较多,但因归属不同级别的单位,对文化资源整合和利用难度较大,优势尚未完全体现。   二、机遇与挑战   (一)新形势与新机遇   1.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新调整   “十二五”时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立与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在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全面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2.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的新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快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实施,将北京建设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北京市委市政府第一次提出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目标,要求加快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大区,海淀区的文化建设应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创造一流的文化建设成果,确保走在全国前列。   3.海淀民众对文化强区的新期待   海淀人口有高端人才密集、青年知识分子密集、部队人口聚集、文化人才密集的特点。文化服务体系应满足多层次、多元化人群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应加快提供丰富、均等、便民、高质的文化服务,使全区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普遍惠泽大众。   4.海淀文化品牌建设的新定位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批复》精神的关键期,也是海淀区创立符合国家定位、打造一流文化品牌、体现国际化与现代性新定位的重要发展时期。   (二)新要求与新挑战   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新要求   海淀区的高科技人才是首都成为高端人才聚集之都的重要支撑。但科技园区公共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园区特别是北部地区缺乏配套的文化基础设施;为科技人员提供的文化服务、文化消费体系尚未建立,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文化建设要求有较大差距。   2.公共文化服务面临新挑战   海淀区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吸引了大量高端人群,但也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人口集中转为城市人口,都对海淀区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提出了新要求。   3.文化建设国际化的新目标   海淀区应积极落实首都文化职能,在建设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涵定位与文化目标的实现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区域文化建设面临国际化的新目标。   (三)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优势   海淀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作为科技、教育强区和文化大区,在人才资源、项目资源、园区管理、创业氛围、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1.高端人才聚集、优质科教资源全国领先   海淀区是高端人才集聚地,有251个中央、市属科研单位和各大高校的研究单位及80余所大学;科技园区有科研人员和工程师42.9万人;两院院士437人,占院士总数的36%。海淀区作为智力最密集、人才最集中和科研力量雄厚的地域,为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保障了高素质人才的持续供给。   2.拥有一流的产业园区管理经验   海淀区拥有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等全国一流的园区,在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在文化创意园区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服务体系上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创业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日趋完善。同时积累了一批高素质园区管理人才,掌握了最优秀的园区管理人才和团队,为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集群发展积聚了很好的管理和运营优势。   3.拥有最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目前已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研发体系,仅中关村软件园企业就拥有知识产权1800多项。同时海淀区是留学归国人士和中国本土精英的创业乐土,吸引了众多的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内本土精英创业,积聚了近30年的创业氛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宽松的、中西交融的创业氛围和和谐的人文基础。   4.拥有全市最多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海淀区从2007年开始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文化建设进行重点扶持。到2009年专项资金已经增加至1亿元,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与北京市其他区县相比,海淀区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在全市位居首位。   5.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海淀区有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文化以及320处珍贵的文物古迹。近现代以来,从中国共产党人到著名学者、作家、画家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都曾工作或生活在海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造就的科技创新文化,都铸造了海淀文化始终保持前沿的特色,是海淀区珍贵的文化积淀。   第二章 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文化建设是地区软实力提升的核心,“十二五”时期,海淀的文化建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入,人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海淀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一、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全面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和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推进全区文化创新,着力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以满足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任务,是海淀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要在全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续进行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的信念教育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行为规范,大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全区培育引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以核心价值的弘扬作为促进全区社会和谐的内在推动力与文化凝聚力。   ——大力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化全区的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弘扬科学、民主、奋进精神,加强各层人文关怀,关注心理健康疏导,培育锐意进取、理性平和、开阔包容的社会文化心态。提倡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修身律己、平实做人,推动全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氛围的形成。倡导品格培育、强化职业操守,发扬团队精神。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解放思想,不断丰富核心区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弘扬“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产业报国”的中关村精神,塑造“中国创造”的品牌文化,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持续强劲的内在动力。   二、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同步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地区文化软实力,实现海淀由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到2015年,将海淀区的文化建设推进到国家一流文化强区行列,进入国家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第一方队。   ——文化建设是区域未来的第三大发展力量。文化是继教育、科技之后的第三大发展要素和力量。   ——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主要支撑。加快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让文化成为海淀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支撑。   ——文化建设是提升区域居民幸福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   三、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1.建设广覆盖、高效能、全国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国内高端、分布合理、覆盖广泛的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文化活动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区内群众的文化权益,建成“市民15分钟文化服务圈”。   2.建设具有全国和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左右。到“十二五”末期,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5%,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产业门类,建成一批年产值过10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3.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高地   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企业品牌、文化产品品牌、文化活动品牌、文化地标品牌,作为海淀的文化标志,进一步凸显海淀的文化形象、文化影响力、文化感召力。   4.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创新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利用方式,利用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把海淀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进到全国一流水平。   5.建设智慧型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按照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的要求,突出人文关怀,建设智慧型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形成全国文化依法行政与科学管理的领先团队。   6.建设全国文化人才聚集高地   以众多国家文化领军人物为区域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集聚一大批国际文化精英和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在海淀发展,建设国内知名的文化人才聚集高地。   第三章 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海淀文化建设要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政府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以全覆盖、高效能为目标,最大限度满足区内不同区域人群的文化需求。主要目标是:“十二五”时期将建设与完善三个体系、打造一个系列文化品牌:建设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智慧型文化市场管理体系;推进文化产品创新,打造“海”字系列文化品牌。   一、拓展、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   “十二五”时期,要根据海淀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深入研究海淀区的地域禀赋,拓展、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与建设方向,加大对区域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快有特色的区属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建立基础设施网络,实现社区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备配备、内容扩展、专业人员配置和长效机制建设。   1.区属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建设   拓展“十二五”时期文化设施建设的思路,结合南部区属文博图建设与北部地区文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地区性的文化中心和具有开放性的博物馆、图书馆,满足文化大区建设与群众文化需求。   建设具有海淀地区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包括企业博物馆和民间主题博物馆),根据社区分布特点与群众文化需求创新文化馆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充分整合、推动、发掘区域国家、市属文化资源,实现资源联动共享,推动图书资源进企业、进社区工程的开展。探索高校图书馆的部分资源开放机制,以建立电子图书与文献信息平台提供阅览与借阅服务。   2.地区、街乡(镇)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完善对文化活动设施的布局,提高管理利用效率,加大对街道(乡镇)、社区(村)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覆盖全面、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基层文化设施。在上庄、苏家坨、温泉、西北旺镇等地建设7个1万平米以上的新综合地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建立“市民15分钟文化服务圈”为中心,改建、扩展街乡镇的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   二、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及群众文化活动   3.完善“市民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   在推进区重点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在南、中、北建设3个以上地区性市民休闲文化中心,主要包括:多功能活动厅(可供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综合使用)、演出排练室、辅导培训室、图书信息厅室、展厅、健身娱乐厅室、儿童活动室、小剧场等,提供区域地区性文化服务,形成“市民15分钟文化服务圈”,使市民离家15分钟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场所。   4.做强做大“文化大擂台”   在继续做好原有的“五月的鲜花”、“夏日文化广场”、“星火工程文艺演出”、“惠民电影月”、街乡(镇)公益性电影放映、“百姓周末大舞台”等传统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加大“文化大擂台”的组织力度,在街乡(镇)业余团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力争使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的文艺团队以及社会其他非专业队伍或个人加入其中,为各种团队和个人提供展示平台,发掘一批优秀团队,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并使活动逐步在全市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5.加大文化骨干的培训力度和品牌团队的扶持   继续重视对文化专干和文艺骨干的培训,同时将培训向企业、社区倾斜,使广大百姓在所居住的社区就能就近学到声乐、舞蹈、书法、绘画、器乐等课程。2011年起,将重点在科研院所、学校、企业设立文化艺术培训点,定期组织文化培训活动。继续投入文化专项资金,培育品牌文艺团队,加快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团队演出水平,带动基层文化活动水平的提升。通过逐步扶持,争取达到每个社区(村)拥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业余文艺团队。在广泛扶持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团队品牌,并把扶持对象转向科研院所、学校和企业,使之成为海淀文化宣传的骨干力量,打造具有海淀特色品牌的文化队伍。   6.加大对原创作品的扶持   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依托中国.海淀艺术团联盟等平台,有效整合区内中央、军队、地方的各类文化资源,以创新为动力,繁荣文化产品的创作,不断推出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内容包括:话剧、舞蹈、音乐、曲艺等,并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打造出一批反映海淀人民日常生活和建设成就的原创作品。通过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联网服务等新方式,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基层。同时,加大对基层群众自编自演作品的扶持,丰富社区(村)的文化生活。鼓励原创作品参与文化部“群星奖”比赛,争取获得佳绩,扩大影响力。   7.加快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充分发挥海淀区信息科技优势,全面建设城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以优质资源、先进技术、标准化管理、高效服务、网络全覆盖的数字文化服务,惠及全区民众。由政府购买全国优秀文化资源的版权,将资源进行数字化后,通过各种网络推送到农村和基层服务点,使其利用电脑终端上网从而进入信息网络,享受数字化服务(电影、电视剧、图书资料、信息资源、农业科技知识、中小学教学辅导材料)。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方式创新   由于历史原因,海淀区域内的文化设施分布在不同的领域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性。“十二五”时期,要在区政府的主导下,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和文化设施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多方积极性,促进全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将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资源整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一个高效运转、便于调控、技术先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的完整服务体系。   8.构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十二五”时期,海淀区将构建以区级文博图文化设施——区域性文化活动中心设施——街乡(镇)级文服中心——村级文化活动站设施构成的文化服务网络,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服务优质、运营高效、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海淀北部新区的发展,为满足海淀区未来5年将达近400万人口的公共文化需求,以及海淀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在海淀北部新区建设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区级公共文化综合体,形成城市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在北部地区形成一个城市副中心,其主要功能包括文化馆、图书馆等配套设施。   9.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无障碍、零门槛”   坚持“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柱,同时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建立稳步高效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10.实现“三馆”免费开放,增加服务品牌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或文化服务中心)免费为公众提供文化的同时,区内政府投资兴建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免费开放。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内存在的文化辅导与文化培训等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按照与市场价格区分的原则,降低收费标准。   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的运行机制。以更好的服务、更丰富的内容,让海淀区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到2012年底,在海淀区图书馆、区博物馆形成两个以上文化服务品牌。   11.建设政府主导的外来务工群体的文化服务机制   建设政府主导、企业共建、全社会参与的外来务工群体的文化服务机制。在关注外来务工群体经济待遇的同时,切实关注他们的文化需求。唤起全社会尊重、理解、保护外来务工群体的意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加强对外来务工群体的精神引导。   强调用工企业在外来务工群体文化服务方面的社会责任,发挥好现有文化体系公益性特点,将外来务工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博物馆加大开放力度,为外来务工群体提供符合其特点的文化产品。创新服务方式,研究外来务工群体的文化需求特点,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有地域特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四、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历史文物是一个民族历经千百年的积累、历代传承的文化精华。海淀区是文物大区,古迹繁多,文物资源丰富,其文物有分布广、数量多、级别高的特点,其独有的皇家园林资源在北京乃至全国首屈一指。区内有古建筑320处,其中国家文保单位16处、市级文保单位25处、区级文保单位29处。“十二五”期间,区内历史文物的安全保护责任重大,基础修缮任务繁重;文物保护的机构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综合资源利用、城市建设发展与保护传承等责任重大。   12.加强对区以上文物保护修缮的基础工程   “十二五”期间,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基础上,将利用市、区文物专项资金,完成区级以上重要古代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和区级以上文物安全保护设施工程,确保文物安全。   13.加快建立特色文物保护机制   在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领导下,调动各方资源,成立由区文化委牵头,市区历史、文化、文物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海淀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委员会”,全面指导、推进区内各级历史文化文物的保护。“十二五”前期进行专业核查,建立区内重点文物保护名录并设立统一标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海淀区文物中长期保护计划》,确保文物修缮工作常态化。文物保护相关责任区及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权利责任书”,明确文物使用单位的修缮、保护责任,实施自觉履责的修缮和保护行动。   随着核心区建设工作任务的逐渐展开,每年新开工项目涉及的文物保护、勘察、认定的场所呈逐年上升趋势。“十二五”时期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整合区内文物资源,对全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保护和修缮工作。制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人员业务与法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专业业务培训。争取培养一支研究、执法、修缮业务过硬的骨干队伍。   14.综合研究开发地域历史文化资源   “十二五”期间,深入开掘海淀古代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推动以“皇家园林”为主线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综合开发以“三山五园”为主线的“京都皇家园林文化”。同时,发挥海淀区教育文化优势,开展体现“北京服务”品牌规格水平的“北京史旅游文化服务”。深入挖掘海淀区内20世纪近现代史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李大钊烈士墓、双清别墅、三.一八烈士纪念碑等革命历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充分开发区内文化文物资源,抢救性地编写历史文化典籍。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编写普及性历史文化遗产宣传品。加强历史文化强区的知识普及教育,组织编写乡土民俗教材。在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类学校广泛普及宣传相关知识,增强区内民众的文化归属感,使之系统化、常规化。利用仿真与虚拟现实等高科技优势与技术积累,着力历史文化遗产的整合、研究、宣传与利用,建设“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15.合理利用民间资本   引入民间资本力量,鼓励采取多种开发利用模式的探索,不断扩大文物保护与开发的资金规模与运营方式。同时设立专项“历史文化文物修缮公益基金”,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建立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五、建设“海”字文化品牌高地,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创新   海淀区具有科技、教育、文化资源聚集地的地域优势,是智力人群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显著特色,是建立区域文化品牌高地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在既有“海淀文化节”的基础上,培育、打造、建设有影响力的海淀文化活动品牌,使之成为提升地区文化竞争力,参与全市、全国主流文化竞争的重要标志。鼓励创作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质量,使全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6.重塑“海淀文化节”   海淀文化节是已经举办了七届的海淀文化品牌。“十二五”时期,在既有“海淀文化节”的基础上,将增加文化节的主题性、综合性和国际性元素,进而将其打造成文化精品。   结合区内中关村图书大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区域出版社包括各高校出版社等机构,将包括声像电子出版物的“海淀书刊与阅读联展”,开展国内外读者、作者、出版者、评论者的“共读”活动,一并作为海淀国际文化节的构成部分,促进文化综合效应的实现。   17.打造“青春的海——海淀青年艺术节”   海淀是中国最大的高等院校集聚区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院所最为密集的地区,是全国人才培育的最大基地,也是高端科教青年的集聚地,应成为中国当代青年文化的引领地。   “十二五”时期,将根据海淀当代知识青年群体聚集的特点,以“当代青年文化”为中心,打造“海淀青年艺术节”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形成彰显核心区青年文化特色,为核心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学生、青年农民、驻区青年军人、青年蓝领等人群服务,并以此形成代表当代青年文化集结的重点项目。   18.建设“红星”红色经典展演基地   海淀区是全军总部艺术院团、艺术院校最集中的地区,部队文艺创作精品荟萃,创作人才聚集。从2011年起,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北京市20世纪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为重点,结合北京市及属地总政、军艺、八一剧场、中国剧院等部队资源,打造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与主题文艺演出系列文化活动,并以此形成区“红星”主题教育中心。“十二五”时期,将大力推进两方面的共建结合,打造培育以“红星照耀中国”为文化主题,充分发挥区内部队高端艺术院团集聚特点的“红星”文化品牌活动。   19.培育“海之声”音乐艺术教育基地   艺术教育是海淀“十二五”文化建设与文化服务的重要构成,“海之声”交响音乐会是通过专场演出方式进行艺术教育工程的重要载体。从2011年起,将投入资金每季度定期举办针对青年群体的艺术教育音乐会。定向打造“海之月”等为核心区企业专项演出的文化品牌。   20.继续开发其他具有海淀文化禀赋的文化品牌   “十二五”时期,举办年度“金色田野”海淀农民生活与艺术博览会,将以农民为主体,进行民俗文化与生活艺术综合展示。结合北京市教委和市文化局“民族艺术进课堂”活动,结合区内民族歌舞团、民族大学等艺术教育资源,以主题演出方式,建设“56个民族——好大的家”共同发展的文化主题基地。   21.实施建设“一街镇一文化品牌”活动格局   各街镇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各街镇的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发展品牌文化节庆活动,打造街镇文化品牌,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真正做到各街镇都有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品牌团队。   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   201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文化领域的第二个立法,标志着国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2.加快非遗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传承、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级名录体系及保护机制。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博物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筹备建立集展览展示、资料存储、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   23.推动非遗研究与宣传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展示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理论研究和演示,对具有重要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项目进行专项重点调查,推进对文化典籍等研究的成果编写出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举办“海之印——海淀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支持学校以校本教材方式,集体传承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技艺。   24.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抢救濒危文化遗产,重点扶持一批“非遗”(包括京西皮影、程氏针灸等)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其自身的造血机能。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资金平台,以“传承人保障金”形式改善传承人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环境,加强对非遗接班人的培养,支持传承人通过授课、带徒等方式培养接班人。   七、加强文化市场的研究与监管   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思想教育等手段研究、管理、开发文化市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文化市场的精细化管理。依法有效地治理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形成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秩序。   25.建立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   编制《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依法行政手册》,规范文化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执法流程,进一步规范审批、执法工作机制,制定与相关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海淀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同时充分发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中的职能作用,通过检查、考核、评比和定级工作,表彰遵纪守法、规范经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先进典型企业。强化管理规范,消除安全隐患,净化治安环境,以确保海淀区文化市场的和谐、健康发展。以海淀区网吧“等级评定”工作为范本,对文化市场开展等级评定和优秀示范工作。   26.科学调整文化市场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   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和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四个文化行业协会素质。增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对全区文化娱乐场所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相关场所基本投资状况、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完成《海淀文化市场调研报告》,进一步把握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游艺娱乐场所总量与布局规划,调整优化游艺娱乐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区域游艺娱乐业整体发展水平。积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文化娱乐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综合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研究建立文化娱乐场所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监管措施,促进文化娱乐业市场文明、健康、有序发展。   八、加强海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坚持对外文化交流精品战略,借助多元文化载体和途径,积极培育海淀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对外文化传播。   27.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   加大文化产品海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开拓渠道。充分利用海淀得天独厚的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整合,吸引更多的国际当代艺术家、表演团体、艺术机构到海淀进行交流。   九、重视媒介传播   28.加强媒介传播与利用   充分认识当代传播的手段、环境与多渠道特点,积极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特别是新媒体的双向沟通能量,使之成为构筑文化大区核心价值观念、文化服务、文化输出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建立文化各口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文化建设舆情监测体系,定期发布重要文化信息,保持与各媒介沟通渠道的畅通。建立“当代媒体文化联盟”展示中心,彰显主旋律与多样化的文化精神,扩展区域文化软实力辐射范围。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将在对现有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拓展的基础上,构建同步全球、领航全国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增速高于地区经济平均增速,到“十二五”末年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建设2个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新增20家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及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   二、重点产业布局   “十二五”期间,海淀以发展高端产业、掌控高价值环节、树立高质品牌为产业定位,全力发展一个同步全球的核心产业(数字内容及相关信息技术产业),四个领航全国的战略产业(演艺、工业设计、电影和出版)。贯穿“一硬、一软”两手抓的思路,“硬”就是在物理空间上进行集聚,做到集聚区引领、大项目带动;“软”就是培育和引进各类行业组织、举办大型活动,提高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影响力。   (一)全力发展一个核心产业——数字内容与相关信息技术产业   1.数字内容产业   (1)巩固发展宽带互联网产业。发展游戏动漫行业,推动企业国际化拓展。强化游戏、动漫的研发和运营环节,在海淀域内建设游戏、动漫企业研发基地,做好区域内网游企业在加速阶段的安置工作,重点扶持引擎开发、游戏动漫设计、制作、网络运营和增值服务;扶持大型网络游戏企业进行跨平台运营和融合,向手机游戏等新兴领域拓展;推进网游企业的国际化拓展,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国际收购或在国外成立分子公司。   鼓励网络媒体企业向多元化和跨媒体方向拓展。引导网络媒体企业向电子商务、网络出版、网络下载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支持网络媒体企业进行跨媒体运作,引导传统网络企业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领域拓展以及未来宽带互联网形势下的业务模式转变。   加强互联网产业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扶持宽带互联网企业的云计算、框计算、线上互动虚拟现实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宽带互联网企业实现与3G、IPV6等新技术应用的对接,以此为基础培育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技术能力和较大潜力的宽带互联网企业。   (2)抢先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内容制作和应用服务行业。培育一批在基于3G、4G网络应用下的手机游戏、手机影音、手机音乐电影等移动互联网内容制作企业;加强移动互联网门户企业的发展,引导宽带互联网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进一步扶持行业领先地位门户企业的发展。引导移动互联网企业进入移动搜索、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下载等新兴行业领域,培育一批在移动电子商务等领域内的领先企业。   (3)大力布局物联网产业。建设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基地。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物联信息交换平台、传感信息网络平台、超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引导物联网研究领域中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机构在基地建立重点实验室和项目,为项目入驻提供硬件保障。   2.发展数字内容相关信息技术   加快发展与数字内容相关的行业性软件研发。进一步加强软件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扶持软件企业在数字内容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内的技术创新,培育一批行业性龙头软件企业。发展高端软件研发,建设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中高端软件产业化基地,把海淀建设成为世界软件研发中心。   发展软件外包行业,建立国际软件发包基地。鼓励软件外包企业积极拓展欧美、亚太市场,提升海淀区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和业务层级;鼓励国际软件外包巨头入驻海淀,培育本土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形成行业龙头;引导中关村软件园等单位建立国际软件外包发包平台,鼓励跨国软件外包公司在海淀区内开展国际发包业务。   促进软件产业的产学研结合。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合作机制,推进软件技术或项目的产业化;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鼓励行业领先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孵化器,促进软件研发技术的产业应用和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重点发展四大战略产业——演艺、工业设计、电影和出版   3.工业设计行业   重点发展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消费电子设计行业。依托海淀区大量的国家级规划设计单位和民营设计机构等资源,大力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结合海淀工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发展消费类电子设计行业,重点发展手机、电话等通讯产品设计,以及家电产品设计、数码产品设计、电子产品UI设计等;紧密结合对应的电子通信行业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电子通信产品设计。   促进行业进一步集聚,建设行业要素市场。进一步支持768创意设计园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甘家口地区工业与城市设计产业聚集区发展,引导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企业在甘家口地区建立物理集聚区,加快国内外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企业的进一步集聚;培育和发展工业设计行业要素市场,建立国际工业设计交易平台,为工业设计企业提供交流、交易、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把海淀区打造成工业设计的创新展示地、成果转化地和交易实现地。   培育海淀区工业设计氛围。以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产业园区为桥梁纽带定期开展工业设计行业对接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供需交易;引入工业设计行业内的国际性奖项并使之入驻海淀,鼓励工业设计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展览、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和国际工业设计类奖项的评选;与高校、企业等联合定期举办“国际工业设计论坛”,促进工业设计行业的产研学结合。   4.电影行业   重点发展电影制作和电影院线。利用海淀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电影高科技制作企业,将海淀区打造成中国电影制作中心;鼓励区域内院线公司拓展电影终端市场,掌控电影渠道主导权,支持开拓全国市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影院线连锁市场。   加强集聚区建设,促进高科技的产业应用。在北太平庄影视制作带建立电影行业物理集聚区;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集团等单位合作,建立电影制作培训基地,为电影制作企业进行人才培训;积极联系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促进虚拟技术、仿真技术等先进电影高科技制作技术的商业化运作和应用。   举办和引进行业活动,烘托氛围。引进电影行业内各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会议和电影奖项,快速培育产业氛围;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协会资源落户海淀,进一步发挥协会对产业的促进作用;通过政府引导,以行业协会和中介型企业为主体,定期举办中国影视作品交易会,为影视制作企业、电影院线、电视台等机构提供交易平台。   5.出版行业   重点发展版权贸易行业。利用现有的人大文化科技园和版权贸易基地的产业基础,促进国际大型出版单位、版权贸易机构落户园区,吸引外地出版社在园区设立办事处;改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的运作模式,采用企业化的运作,增强其独立性和灵活性;推进中国出版“走出去”步伐,鼓励出版单位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出版机构或与国外当地出版社联合成立合资出版社,实现图书出版的海外“本土化”;加强图书和数字版权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氛围。   建立出版数字化平台,推进出版单位的数字化建设。利用海淀区数字出版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传统出版单位与数字出版机构合作,建立双方顺畅的合作机制;推动传统出版单位向互联网出版、按需出版等领域拓展,鼓励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向全媒体出版等领域发展。   6.演艺行业   重点发展音乐剧、歌舞剧等高端演出市场。依托和发挥海淀艺术团联盟等的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市场化程度高、具有海淀特色的音乐剧和歌舞剧作品;加强国外优秀音乐剧和歌舞剧目的引进,鼓励企业与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等地区的演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海淀区打造成国际音乐剧、歌舞剧的中国首演地。   建立演艺集聚区,形成有效的剧场利用体系。整合海淀区域内的剧场资源,对闲置的、利用率低的或者用于其它用途的场所进行系统协调与整体规划,形成有效的演出场所利用体系;重点建设西山文化创意大道演艺集聚区,通过剧场整合和软件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型演出团体、经纪机构入驻,形成良好的演出氛围。   举办系列化高端演出活动,树立高端演出品牌。积极促进各级演出行业协会落户海淀,引导行业协会、演出机构等单位在海淀区域内定期举办音乐剧和歌舞剧演出交易会、演出发展论坛等交流活动。   (三)加快发展其他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会展、艺术品   7.文化旅游业   进一步打造三大文化旅游品牌。一是优化皇家园林旅游品牌。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资源潜力,突出皇家休闲特色,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的皇家园林旅游区。二是拓展北部生态旅游品牌。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加快推进大西山、稻香湖两大旅游区建设,在大西山区发展游憩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三大产品体系,建设高品质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在稻香湖区域发展高端会议展览、休闲度假等专项旅游。三是打造科教旅游品牌。以创建国家级科教旅游示范点为目标,以创建带发展,以创新促规范,加强产业融合,进一步推广科教文化体验、科教商务会展、科技风貌观光、科技产品消费等。   8.会展行业   发展高科技会展服务业。利用海淀区的科技资源优势,在山后地区建设文化科技主题园区,定期举办各种以高科技为主题的会展服务,通过高科技产品的展示和交易,推动经济的发展;吸引国内知名的以文化科技为主题的会议展览活动在海淀举行;支持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高科技在会展产业中的应用,鼓励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定期开展行业会议、展览展示等活动。   举办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年会。联合协会、企业和国际会展机构定期在海淀区举办“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年会”,将高科技会展、内容产业交易、项目运作、文化交流、知识产权推介等活动纳入年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活动。   9.艺术品行业   重点发展高端艺术品交易市场,建立艺术品网络交易平台。在海淀区域内建立大型艺术品交易市场,引进国内外大型艺术品交易企业入驻;推进艺术品交易与高科技相融合,建立艺术品网络交易平台,为艺术品交易企业、艺术家、艺术品收藏机构等建立一个集艺术品交易、艺术品鉴定、艺术家信息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   三、产业集聚区建设   产业集聚区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载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海淀区将采取“一道、三区、六带”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即重点建设两条大道,创新拓展四大园区,引领发展六大产业带。   (一)重点建设一条大道   10.建设西山文化创意大道   规划区域:从紫竹院路西段延伸至西山脚下区域。   重点建设三个行业集聚区。在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内建设演艺集聚区、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基地和全球物联网创新与产业化基地,以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带动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的发展。快速推进“创意北京”、“多媒体创意产业园”、“中间艺术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引进各业态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实验室。   成立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建设协调机构,对创意大道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引进战略投资者,确定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集聚区的运营主体。出台文化创意大道集聚区建设专项扶持政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银行、投资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落户创意大道。调整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区域业态,加强大道内文化风貌建设,完善大道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宣传推广平台,引导企业在西山文化创意大道举行各种行业交流活动,引入国内外知名论坛、活动入驻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快速培育氛围。   (二)创新拓展三大园区   11.拓展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工程   拓展区域: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南至西北旺南路,西至东北旺北路。   引导中关村软件园在二期工程中建设高端软件研发基地和文化创意园区。大力推进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建立全球高端软件研发基地和国际软件外包发包基地,重点引进国内外骨干行业性软件研发企业和知名软件外包企业;积极引导中关村软件园在二期工程中建立文化创意园,引进动漫网游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优先为海淀区域内动漫网游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和加速发展服务。   进一步优化中关村软件园。加强中关村软件园的金融服务平台、高端人才培训、公共技术配套、信息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配套服务建设,建立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中关村软件园与中关村动漫孵化基地等其他园区的互动,建立产业信息交流、企业孵化、公共技术平台共享等方面的协作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12.增强清华科技园的辐射功能   拓展区域:玉泉慧谷国际新媒体基地、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等其他地区。   支持清华科技园在海淀区内建设新园区,进一步增强园区在海淀区域内的辐射功能。加快玉泉慧谷国际新媒体基地二期建设,引进新媒体行业企业,提升基地影响力。鼓励清华科技园通过托管、联合经营等方式建立新园区。   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功能。重点关注清华科技园的“钻石计划”和“摇篮计划”,对清华科技园的企业扶持活动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指导,并给予入选企业宣传支持。   13.拓展北大科技园上地文化创意产业园   拓展区域:海淀区东北旺乡马连洼北路北侧,上地西路西侧。   引导北大科技园在上地园区建立文化创意科技园。加快推进北大科技园上地园区的建设,引导北大科技园建立北大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在上地园区内建设文化创意科技园。实现北京大学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科研项目和技术在上地文化创意科技园区进行产业化转换。   加强北大科技园现有空间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重点发展数字出版行业。加强数字出版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发挥方正、阿帕比等龙头数字出版单位的行业带动作用;促成数字出版领域内的重点项目落户,将园区打造成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创新基地。   (三)引领发展六大产业带   14.建设以宽带互联网创新基地为核心的中关村创意先导基地带   利用中关村西区的宽带互联网企业和消费电子类企业集聚的良好基础,引导海淀区域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等机构在中关村西区创意先导基地建设“全球宽带互联网基地”。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和宽带互联网产业,引进知名工业设计企业和宽带互联网领域中的重大项目及实验室。将中关村创意先导基地带建设成为中国的工业设计高地和宽带互联网中心。   15.建设以中国影视产业大厦为核心的北太平庄影视制作带   依托北太平庄地区的丰厚影视产业资源,利用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洗印厂等重新规划建设的契机,引导其建设高端影视产业功能区。吸引影视传媒总部、影视人才培养、影视后期制作、影视投融资和展示交易平台等机构入驻,把北太平庄地区打造成中国的影视商业中心。   16.建设以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器为核心的原创动漫游戏产业带   以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器及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核心,依托海淀科技大厦及其周边区域建立海淀区原创动漫游戏的产业园区,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园区企业建立海淀区动漫游戏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创业实习基地,形成企业扶持与股权投资相结合、平台服务与产品研发相集合聚集模式,重点吸引和培养弘扬民族文化、内容健康、有市场前景的动漫游戏原创企业。   17.建设以五棵松体育馆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消费带   依托五棵松体育馆,在其周边规划建设影院、小剧场、酒吧、艺术品商店等文化休闲场所。开展各类文化休闲活动,与五棵松篮球馆开展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形成互动,将五棵松地区建设成北京知名的文化休闲消费带。   18.建设以甘家口地区为核心的工业与城市设计产业聚集区   发挥甘家口大型建筑设计院所集中的区位优势,系统对甘家口地区闲置的土地和厂房进行摸底梳理,联合区域内的大型建筑设计单位在甘家口地区建设物理集聚空间,吸引大批国内外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类企业入驻。加强设计企业与海淀区国有大中型设计院所之间的联动,进一步提升甘家口建筑工业设计带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19.建设以五道口文化消费项目为核心的国际文化交流消费带   对五道口周边街区进行系统规划和改造,引导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入驻五道口,为入驻机构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重点发展语言培训、特色文化餐饮等产业,鼓励文化娱乐消费。整合五道口地区周边的高校、留学生、文化交流机构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将五道口地区建设成国际知名的文化交流消费中心。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   为保障“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完成,将在加强组织领导、机制队伍建设、加大文化经费投入、加强政策保障、建设人才工程等方面创新思路,高质高效保障海淀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队伍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实现核心区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时期,在“海淀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工作运转机制,协调布局与监管全区文化发展建设工作。   2.建立考核机制   各级文化管理部门须将分管的基层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框架中。建立全区文化工作协调会制度和文化动向分析会制度,定期研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案。将文化建设工作业绩纳入相关干部绩效考核范围,以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实。   3.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交流   建立文化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加快信息化时代的知识更新,制定与国内外及文化特色区域交流学习规划,以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全面提高文化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准与综合管理水平。   二、加大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力度   1.加大资金投入   根据海淀区“十二五”期间增强首都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的总体战略要求,加大政府对文化建设与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与支持力度,实现文化大区向强区的跨越。   2.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制定文化捐赠和赞助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各项配套政策,激活民间资金的参与热情,吸引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鼓励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或冠名承办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融资方式,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给予重点项目和中小文化企业担保贷款。   三、加快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保障机制   对于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行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针对每个行业制定促进该行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办法》,对园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招商、税收、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海淀区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项目、科研成果产业转换的奖励方法》,对在海淀区内建设的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产业转换项目给予物业优惠、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支持政策。   四、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实施人才建设工程   1.推进文化企业转制   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以文化建设目标为导向,引导相关事业单位建立企业化运作机制,促进海淀剧院、评剧团等区属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   2.加快事业单位内部改革   进一步加快海淀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等制度,完善单位岗位设置,推行聘用合同制度。   3.建立“万紫千红”文化人才工程   为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品牌建设的质量,“十二五”时期,将以“千名驻区艺术家”和“万名文化活动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万紫千红”文化人才工程专项,充分发挥海淀区人才资源优势。项目包括发掘海淀区内的各类文化人才,分门别类地建立文化工作者人才库、决策咨询专家人才库和文化产业人才库,加大专业培训范围,建立低酬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等,全面提升文化人才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加快海淀区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发表
评论